

圖為臺州鄉村一民宿。
臺州農家樂“十三五”行動計劃出臺
秀美山水,清新的空氣,農家的飯菜,獨特的鄉村民風.....近年來,到山村農家休閑度假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選擇,我市農家樂休閑旅游業也蓬勃發展。
據了解,我市農家樂從2006年發展起步。目前全市已經有農家樂經營戶(點)1700多個,其中以天臺后岸村為代表的農家樂特色村60個,農家樂特色點220個。2015年,我市農家樂累計接待游客總數2095萬人,累計直接營業收入12億元。
雖然經過多年發展,我市農家樂有了較大提升。但不少地方仍是“挖點野菜,吃個農家飯”模式,游客吃完一頓飯,打一下牌就打道回府,缺少個性特色,經營模式單一,也滿足不了市民對于鄉村旅游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于是,轉型升級成了擺在我市農家樂旅游業發展面前的一個課題。
記者從臺州市農辦了解到,為推動我市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更好更快地發展,日前,我市制定出臺《臺州市“十三五”農家樂特色村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十三五”期間,我市以發展“富民、全產業、創意、文化、智慧”農家樂為指導,堅持融合鄉村旅游、深化農村改革、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導向,堅持培育“宜居宜游宜樂、養生養心養身”等“三宜三養”精美農家樂的提升目標,堅持民宿型農家樂特色村的發展重點,促進農家樂更好更快地發展。
到2020年,全市農家樂特色村力爭發展到200個
據介紹,至2020年,全市農家樂特色村將從2015年的60個,確保達到120個,力爭發展到200個。2016年起,各縣(市、區)每年至少各建成1個市級農家樂特色村、1個省級農家樂特色村、2個四五星級農家樂經營戶。
“之前的發展過程中,我市農家樂存在‘農家樂特色點多、特色村少’的現象,目前全市特色點有220個,而特色村僅有60個。未來五年,我市農家樂也將從結構調整著手,大力發展農家樂特色村。”市農辦經濟發展處處長張光根介紹,相比農家樂特色點,農家樂特色村重點是幫助更多的農民就業與增收。
《計劃》的基本思路第一項是堅持農民優先。充分利用農民房屋,最大限度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引導社會工商資本租賃農民房屋聯合開發。加強農民培訓扶持力度,引導農民開闊視野,幫助農民提高經營理念、發展能力和管理水平。
集聚發展也是近五年我市農家樂發展目標之一。“十三五”期間,我市選擇資源豐富、潛力比較大的鄉鎮,按照一個鄉鎮規劃3到5個特色村的集聚發展,并在2個特色鄉鎮的基礎上,跨區域建設農家樂精品示范區。至2020年,創建省市級農家樂特色鄉鎮30個;省級農家樂精品示范區10個。
著力培育民宿型農家樂特色村,從“吃一餐”到“住兩晚”
近段時間,仙居埠頭鎮的大莊鄉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內,員工們正忙著給村里統一經營的別墅民宿更換床品,他們要趕在“五一”小長假前,將原先普通快捷酒店的床品換成高端舒適的羽絨被,以給游客帶來更多舒適的體驗。
大莊村是臺州較早發展民宿的村莊之一,借著農村土地整治農民住房改造的機會,村民們建起一幢幢別墅,然后集體以別墅入股成立村辦旅游公司,全村以公司的名義統一推進民宿經濟。如今,大莊村的“九都民宿慢生活”的名聲在外,不少上海、杭州、溫州的游客都慕名而來。
“我們村之前也短暫地辦過基礎版的農家樂,80元一天包吃住,價錢很低,但也意味著提供的服務有限。在那段時間,村民們賺得少不說,游客也住得不是很滿意。為此,我們馬上否定了這種經營模式,主打中高端路線,做全配套設施,提升服務品質,提供干凈舒適的休閑環境。”大莊鄉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國棟說,走精品路線之后,房價雖然相應的提升了,但顧客并沒有因此減少,反而靠著口碑帶來更多新客戶,村民們也比以前賺得更多。
“之前,我市農家樂發展也多是以‘吃農家飯’為主,據統計,我市農家樂餐位數有66490個,而床位數僅10698個,發展結構不均衡。同時,隨著農家樂產業發展和消費需求的轉變,簡單的‘吃農家飯’也面臨著市場萎縮的情況。因此,負責農村工作的政府部門出于產業引導的考慮,以培育民宿型農家樂特色村為主攻方向。”張光根說,民宿型系農家樂有“吃農家飯、住農家屋、游田園景、享休閑樂”的四大核心內容,是順應市民消費升級需求、提高農家樂供給側水平的時宜良策,有利于改變農家樂“吃一餐”現象,調整為“住兩晚”,延長休閑時間,增加農民收入。
豐富休閑內涵,提高吸引力
臺州農家樂在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遭遇一些“成長的煩惱”,不少市民也說,這里的農家樂和那里的農家樂沒什么區別,農家菜吃來吃去都是土豬肉,摘完水果,吃完飯,著實沒什么好玩的。傳統農家樂的吸引力因此大打折扣。
為此,豐富內涵,增強吸引能力也是我市農家樂特色村發展的一個目標。
據了解,我市將按照旅游六大基本要素(吃、住、行、游、購、娛)和新拓展的六要素“商、養、學、閑、情、奇”,特別是健康養生,不斷豐富農家樂休閑內涵。例如營造“房在林中、四季花香、色彩斑斕”的鄉村秀美田園式生態公園;還可以提升農家菜肴開發水平,各自推出3到5個特色招牌菜;鼓勵開設農特產品直銷窗口,開發農特產品精深加工品和地方手工藝品,引導各地跨區域互補經營;深化“農家樂種文化”活動,每個農家樂特色村要培育一支農民表演隊,儲備3到5個鄉村民俗文化表演節目。
“農家樂的特色定位是‘生態、休閑、養生’,統籌建設完善服務游客和吸引游客的配套設施,綜合開發豐富多彩的農字號特色休閑項目,成為學生的鄉村文化學習、市民休閑娛樂、老人靜心養生的好去處。”張光根說。
據了解,目前,我市包括天臺后岸村等一些特色農家樂正在積極轉型升級,在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品質、完善文化內涵方面做文章。在“十三五”期間,我市以天臺后岸村為榜樣,培育“全省一流,臺州領先”的“典范村”將達35個;至2020年,接待游客年均增長率20%以上,年接待游客5000萬人次以上;營業收入年均增長率25%以上,年營業收入36億元以上。
原標題: 打造民宿型農家樂特色村讓“吃一餐”變成“住兩晚”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