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們合影

阿姨們織的包
開元社區有群六七十歲的阿姨做了件暖心事
每隔幾天,臺州經濟開發區白云街道開元社區的一群阿姨們就要聚在一起,她們大多六七十歲,在一起織包包、跳舞、唱歌,很是開心。最讓她們開心的,還是她們織出的手工包、茶杯套等針織品,非常受歡迎,得到親朋好友、鄰居們的一致稱贊!
從熱播劇里找尋靈感
“你的包包織得越來越漂亮了,花樣也越來越多了。”社區居民龐珠芳稱贊著自己的“小伙伴”。
這群阿姨們每周都要聚幾次,大家一邊說笑話一邊織包包。
去年上半年,龐珠芳帶著一只自己手工織出的包包,來參加聚會。很快,這只漂亮的包包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針織大包里還有個小包,小包上繡著太陽花、掛著珠子,大包上還裝上了拉鏈,簡直比買來的包包還要好看。大家看她織得這么好,紛紛要求她傳授手藝,龐珠芳熱情地答應了。
為了方便平時溝通交流,阿姨們還特地建了一個微信群。趙淑敏、林容君等六七個鄰居紛紛走上了勾針之路。
每周末,她們都會去路橋,購買絲光線和尼龍線。剛開始,大家都沒有基礎,一邊互相商量,一邊下了視頻來學。
“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會織毛衣的,針織包雖然和毛衣不一樣,但是也有共通之處,我們大家學起來也不會覺得很難,趙淑敏和林容君學得特別快,現在織得特別好。”龐珠芳說。
學勾針的時候,大家都是照著網上原有的圖案來勾,趙淑敏覺得不夠時興,她觀察時下的流行,根據當前火熱的節目自創了很多花樣。去年下半年《羋月傳》熱播的時候,趙淑敏每天盯著電視,看電視劇里人物們的宮廷服飾,心里琢磨著哪些顏色搭配在一起比較和諧。
“寶藍色配什么好看呢,同一個色系怎么搭配更養眼?”趙淑敏善于觀察和創新,就算是一朵小小的牡丹花,她也要改出自己的風格來。
親朋好友都喜歡,包包更多的是送人
學了一個多月,阿姨們都織出了精致又實用的針織品來。大家把這些包包提在手上,去走親訪友,一下子吸引了親友的注意。親友們都贊嘆道:這個包包是你自己做的嗎?也太漂亮了。老太太們聽了,心里上了心,于是開始為親友們做起了免費的手工包。
林容君老家在溫嶺。每次回老家看親戚,她總是帶上自己的手工包包,送給老家的親朋好友們。
“包包自己用也有,但是更多的還是送人。我和老公的姐妹比較多,她們都喜歡,有時候都來不及織呢!”林容君說。
和林容君一樣,陳正菊的親朋好友也特別多。她一口氣買了50多斤絲光線,織了上百個包包和茶杯套,親戚、朋友、同事、鄰居,送了個遍。
現在,這個“勾針群”已經發展成為“舞娘團”,阿姨們除了勾針外,還一起唱歌、跳舞、做飯。
“誰說老了就來不及學習呢,我們都覺得自己挺年輕的,現在退休了,時間也多了,可以做很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阿姨們說道。
原標題: 織上百個包包和茶杯套送鄰居獲點贊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