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此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獲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輩份分不清,這位大舅媽的表哥的大兒子我該怎么稱呼
2016年02月11日 來源: 浙江新聞客戶端

  過年回老家,紅包拿得心花怒放,想說聲謝謝——可是,發紅包的這位小舅媽的表哥的大兒子,你是啥輩份,我該怎么稱呼你啊?

  中國人最最最講究的就是輩份,這可是關系到面子,要是喊錯了大家都尷尬。可要是遇上第一次見面的遠房親戚,怎么喊還真是個大問題。

  不怕不怕,今天我們讓民俗研究專家、浙江師范大學國際學院副教授宣炳善先生,來給大家講講。

  大家都知道有個成語叫“論資排輩”,顧名思義,這個輩份真的是要講資歷的,所謂的資歷就是在家族中的行輩。

  不懂?沒關系,聽說過古人的“字”嗎?舉個例子,大名鼎鼎的蘇東坡,就是蘇軾,字子瞻,他弟弟蘇轍,字子由。這個“字”常常用來代表你在家族里的排行。

  不過宋代以前,普通老百姓是沒有資格給孩子取字的,這個功勞要記在著名理學家朱熹老先生帳下,是他最早主張每個姓氏都要與時俱進。漸漸地,很多小姓氏的家族也開始立祠堂、修家譜了。

  據宣炳善先生說,一般每個家族都會有一首字輩詩。

  比如嘉興海寧的查氏,源自婺源查氏,從第七世起的字輩詩就是:秉志允大繼嗣克昌,奕世有人濟美忠良。傳家孝友華國文章,宗英紹起祖德載光。

  是的,你們猜到了。金庸先生就是海寧查氏家族的良字輩子孫。

  是的,你們又猜到了。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里,少林寺僧人的排行“靈、玄、慧、虛、空”就是這么來的,虛竹就是虛字輩。

  少林寺什么的,其實是我胡謅的。不過,說起査氏家譜,那還是相當有名的。海寧博物館地方史研究者吳德建曾參與修訂了一版査氏家譜,這套家譜足足有6卷本。

  根據家譜,近代著名的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穆旦,原名查良錚,和金庸是同輩

  人,是金庸的堂哥。不過金庸出生于海寧査家,而穆旦出生于天津査家,據說兩人終生未曾謀面。

  所以,發現沒有,其實只要看看名字中的字,就很快能夠看出他在家族中的輩分。

  說句題外話,金庸的親戚真是多——

  他的媽媽徐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嗯,徐志摩叫他表弟;

  他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瓊瑤的三舅袁行云,嗯,瓊瑤喊他舅舅;

  他的同宗姑侄是錢學森的岳父、保定軍校校長蔣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嗯,錢學森夫人蔣英可以叫他表弟;

  ……

  不往下說了,數不過來,要亂了。

  不過,宣炳善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后,大家都不搞原來那套了,不再按著家族字輩詩來取名,輩份就很難從名字上看出來了。

  另外,隨著社會觀念的變化,家族成員也不再像老底子一樣,按照輩分的高低順序結婚生子,結果就出現了年紀小輩份大的尷尬情況。比如,舅舅結婚晚,生的兒子比外甥的兒子都小,這兩個孩子明明是兩代人,叔侄關系,但是小一輩的孩子出生得早,成了叔叔的“哥哥”。

  這叫人家怎么叫得出口嘛!

  所以,現在大部分情況是,回到老家,親戚之間一般就按照年齡來稱呼,誰早拿身份證,誰就做大哥大姐,這下,大家都省事了。

  宣炳善說,這種趨勢有點向西方靠攏,一個uncle就包含了叔叔、伯伯、舅舅等等關系,索性不區分了。

  不過他覺得,重修家譜,確定輩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重要內容之一。“希望接下去,首先從大姓氏家族開始,一方面重修家譜,一方面慢慢恢復取名按字輩的習俗。”

  什么?你問我小舅媽的表哥的大兒子到底應該喊什么,嗯,我看看版面上的“拜年暴走稱呼”圖。

  .....

  算了,喊大哥哥吧。

  據浙江24小時

原標題: 輩份分不清,這位大舅媽的表哥的大兒子我該怎么稱呼

標簽: 家族 備份 分不清 家譜 就是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