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此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獲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時政 正文
臺州代表熱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年01月27日 來源: 臺州日報 潘春燕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堅持把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在2016年具體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那么,如何理解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究竟應該怎么改?連日來,出席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的我市省人大代表,圍繞供給側改革發表各自意見。

  “當前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結構性問題,其中供給側結構性矛盾更為突出。一方面,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一些傳統產業增長乏力,中低端產能普遍過剩,高端先進產能明顯不足;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發展和收入增加,多樣化、高端化、個性化消費漸成主流,原有的供給結構跟不上消費結構的升級步伐。”

  省人大代表、市發改委主任張銳敏認為,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實際上就是確立供給優先的發展模式,通過以有效投資為支撐、創新驅動為主導、經濟效益為歸宿的模式,其核心是通過新的增量的形成,推動原有產能、結構的調整。

  經過多年發展,臺州形成了幾個相對明顯的支柱產業,但都面臨著產能過剩、產品低端、附加值低的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因此,“十三五”期間,臺州如何按照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加快傳統產業就顯得尤為緊迫。

  張銳敏認為,供給側改革的困難,一是創新能力不足,二是人才儲備不夠。作為政府,應該在創新平臺搭建、人才引進政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下功夫。

  “‘十三五’,臺州明確提出了八大支柱產業,對應浙江省的七大萬億產業。”張銳敏說,相信這些八大支柱產業隨著創新能力和再擴張能力的提升,必將成為臺州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省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出,要推進供給端和需求端協同發力,要保持有效投資力度,更加注重結構優化,啟動一批大項目,確保交通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投資較快增長。對此,省人大代表、臺州市公路管理局副局長林宗國建議,加快杭紹臺鐵路的建設,進一步完善路網布局。“杭紹臺鐵路項目建設,對打造溫臺城市群與杭州都市圈一小時經濟圈,增強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著重要意義”。他建議省里加大支持杭紹臺鐵路建設力度,使臺州早日融入一小時交通圈。

  降低成本,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優勢,是推進供給側改革的落腳點之一。如何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省人大代表、浙江雙環傳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長鴻在審議時說,李強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十三五”期間要打響“浙江制造”品牌,力爭在2020年全省工業機器人超過十萬臺,其中今年使用一萬臺工業機器人,這個目標令人振奮。“機器人制造難度最大的就是機器人關節,我們叫減速器。我們公司承擔這個國家級項目,原先認為技改難度最大,現在發現,技術不是最主要的,最大的障礙是成本。”吳長鴻說,目前機器人裝備80%來自日本,銷售價格很高,因此要國產化。他建議,對于這類企業,政府要在財政、知識產權方面給予保障,對于重大國家項目作出貢獻的企業要給予優惠扶持政策。

原標題: 臺州代表熱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標簽: 供給 臺州 改革 結構 熱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