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此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獲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讓城市變“聰明”
2015年12月31日 來源: 臺州日報 黃 微 張圣璐

  日前,黃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監管科工作人員通過網絡平臺,點擊進入其中一家納入“陽光廚房”網絡系統的餐飲單位,發現某餐廳廚房工作人員在切配食材時做其他事,立即聯系該餐廳負責人,反映了情況,該餐廳馬上進行了糾正。

  “以前監管部門大多采取突擊檢查的方式,現在實行的智能‘陽光廚房’讓臨時檢查變成了實時監督,使得監管時間不間斷、監管對象大眾化,監管成效得以加強。”餐飲服務監管科科長張峰說。

  智能“陽光廚房”是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實行的一個安全監管系統,只要工作人員打開網絡,隨機點擊進入相關的餐飲單位,其廚房的畫面躍然眼前。智能“陽光廚房”是黃巖打造智慧城區的一個組成部分。近年來,黃巖區全面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和公共服務智慧化,促進工業化、城市化與信息化的高度融合,以信息化、智能化助推“智慧城區”建設。

  智能管理城區,提高應急聯動水平

  “環城東路某處有污水井蓋缺失……”近日,黃巖智慧城管“派遣中心”從“城管通”的信息庫里接收到市民的反映信息,中心馬上通過“智慧城管”平臺,第一時間把該信息發給區排水管理處,該單位立即出動人員進行維修。

  從當天9點5分中心接收信息到10點38分問題處理完畢,整個過程不到兩小時。這是黃巖“智慧城管”處理信息過程中的一個鏡頭。經過七年時間的數字城管運行后,今年1月初,黃巖“智慧城管”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所謂“智慧城管”就是運用地理信息系統等先進的技術手段,將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管理對象標注在電子地圖上,建立起城市管理數據庫,以網格化為單位進行數字化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

  “‘智慧城管’是數字化城市管理的升級版。”該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黃巖智慧城管系統對城市內的窨井蓋遺失等動態事件,及電線桿損壞等靜態事件進行信息采集,反饋給系統,再立案并派遣到相關的職能部門部門進行解決,最后回到數字城管平臺銷案。”

  家住黃巖區橫街東路的居民葉先生近日早上出門時發現十字路口的交通護欄破損,等中午下班回來,他發現交通護欄已修好了。“聽說是‘智慧城管’起的作用,效率真是高啊。”

  據了解,該系統自運行以來,堅持“第一時間發現、處理、解決問題”的工作理念,自今年1月份以來,全區共采集各類有效問題的銷案率近百分百,有效提高了城市應急聯動水平,為黃巖打造最佳宜居城區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共享數據監測平臺,打破信息孤島

  11月30日,黃巖寧溪鎮村民黃素紅點開手機“智慧氣象”客戶端,了解未來一周寧溪和黃巖城區的天氣狀況,檢查下兒子的保暖衣物是否帶上。

  “智慧氣象”客戶端,讓用戶可以查詢到市內任意位置的氣象環境信息。“以前我們都是通過氣象局、電視等發布的信息,現在通過手機隨時隨地都可以查到天氣狀況了。”黃素紅說,“而且現在‘局部地區有雨’這樣的表述,我們能知道更加具體的信息,方便為兒子準備衣物。”

  “系統完善的信息資源交換共享技術標準和規范體系,消除了信息孤島,實現了數據的共建共享。”黃巖區氣象局負責人說。

  “智慧氣象”服務外,智慧水務項目作為智慧城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提高黃巖水務管理水平的職責。據了解,智慧水務項目自去年開始建設,預計共投資1267.9萬元。“項目建成后,既能帶動信息產業、涉水產業、物聯網產業的發展,也能提高全民節水意識,提高水生態環境監管。”黃巖區水利局防汛辦主任余成說。

  今年7月11日,“燦鴻”臺風讓市民記憶猶新。當天上午,在黃巖供電公司的智能調度控制中心,值班的牟奕丞看到調控系統的電腦屏幕上嶼頭變電站的數字出現異樣。幾分鐘,她趕緊查看各項數據,確定白石線損壞狀況,馬上通過調控系統平臺發出指令給受話人進行維修。

  “通過統一視頻監控平臺可以清晰地看到河道閘壩等各點的實時監控畫面。畫面上顯示的是我區實時水情分布圖,根據顏色符號不同分為雨量站、河道站、閘門站、水庫站。”余成說,“此外,智慧水務還涉及電子商務平臺,使公眾能夠借助平臺資源,方便的、低成本的進行商務上的信息化管理和獲取服務。”

  導入“互聯網+”思維,推動產業轉型

  建設“智慧城區”,產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產業轉型方面,黃巖積極搭建統一物聯網平臺,布設各類物聯應用終端,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產業轉型發展中的應用,加快模具、塑料等優勢主導產業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今年,黃巖成立了依托模塑行業,立足我市面向全球的模塑行業電商平臺協會,共100多家企業加入。同時,通過電子商務園區建成運作,“智慧黃巖”平臺的搭建,目前已吸引了一批項目落戶。

  在政府加快建設“智慧城區”的同時,區內企業則以“機器換人”等智能化操作系統為發展標準,以“互聯網+”為發展方向,共同參與打造“智慧城區”新格局,努力實現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協調推進,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目前,黃巖“機器換人”工作走在前列,機聯網、廠聯網等現代化、智能化操作系統得到有效應用。區經信局副局長徐曼艷說:“機聯網企業,目前區內已有四五十家。以醫化行業為例,多數生產車間嚴格要求無菌化,機器代替人操作,通過安裝監視屏監控生產過程,實現機聯網操作系統。”

  接下來,隨著大數據和“互聯網+”的推進,黃巖智慧城區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機遇,并輻射整個產業鏈,形成巨大產業規模。

原標題: 讓城市變“聰明”

標簽: 城市 網絡 智慧 黃巖 信息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