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故意推遲納稅時間,三門某房產公司“遭遇”高額滯納金案說法以因虛假的納稅申報,存在不繳或者少繳營業(y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企業(yè)所得稅稅款的偷稅行為;另有少繳的印花稅不進行納稅申報,日前,三門縣地方稅務局對三門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下達了《稅務處理決定書》、《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
這起案件的稽查過程,并無太多的波瀾,但案件的最終結果,卻頗有深意。
該案中,存有違法行為的房產公司被追繳稅費1606392.53元,加收滯納金1373362.73元,還有其違法行為帶來的658709.68元罰款。
說法
該案中,百萬元的滯納金的確讓不少人驚嘆。
滯納金和罰款都是規(guī)范稅收環(huán)境,促進和增強納稅人自覺依法納稅意識的一種威懾措施。
該案的查處過程中,該公司能夠積極配合,能夠主動提出補繳部分稅款,有減輕違法行為后果的表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三門縣地稅局重大案件審理委員會在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范圍內,將處罰比例定為少繳稅款的百分之五十,這是《稅收征收管理法》規(guī)定的最低罰款比例。
雖然該企業(yè)事后的積極態(tài)度減少了部分罰款支出,但如果該企業(yè)在責成自查環(huán)節(jié)就能認真對待,及時補繳稅款和滯納金,罰款的損失完全可以避免,其他企業(yè)應當引以為戒。
案情回顧
說起這個案件的高額滯納金和罰款,三門縣地方稅務局稽查局的工作人員都有些感慨,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因為這是一起責成自查轉重點檢查的典型案件。
而在責成自查中,該企業(yè)存有僥幸心理,并未糾正其違法行為。
據了解,根據稅務稽查任務的安排,三門縣地方稅務局稽查局派員對該公司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涉稅情況進行了檢查。
在調取該公司2012年度和2013年度的會計賬簿、憑證、報表等涉稅資料后,檢查人員全面比對該公司預收賬款、銀行收款記錄及申報記錄,詢問了法定代表人及相關工作人員,核查該公司是否及時準確地進行納稅申報后,違法事實浮出水面。
“該公司開發(fā)某房產項目,取得收房款項82130576.00元,未在規(guī)定的期限申報繳納相關稅費,由此加收了1209233.57元的滯納金。另外,該公司還有8629491.00元的預售款,未根據《營業(yè)稅暫行條例》的規(guī)定申報繳納營業(yè)稅等相關稅費,因此,在補交稅費的同時另產生164129.16萬元滯納金。”三門縣地方稅務局稽查局的工作人員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規(guī)定,對該公司的違法行為,三門縣地方稅務局稽查局做出了追繳稅費1606392.53元及1373362.73元滯納金,并按照少繳稅款的最低比例處以658709.68元罰款的決定。
滯納金如何計算
針對該案的具體情況,三門縣地方稅務局稽查局的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這么一筆賬。
“滯納金是根據稅種的查補稅額、滯納天數及法定的滯納金比例計算。”王高偉說,比如說,企業(yè)的營業(yè)稅查補金額為10000元,而滯納天數為300天,那么其滯納金則為10000元x300天x0.0005(滯納金加收比例)=1500元。
原標題: 137多萬滯納金是怎么產生的?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