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黃巖區司法局結合當下“互聯網+”的時代驅動,不斷加強職能領域內的信息化建設,夯實網絡建設成果,拓展應用領域,將司法為民落到實處。該局充分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推動新時期人民調解的創新發展。該局大力打造矛盾糾紛的信息化工作平臺,積極推進“網上楓橋經驗”的拓展,將“互聯網+”融匯到“五調聯動”機制當中,加快推進調解工作,有效運用“互聯網+”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能力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發展。該局逐步將信息網絡向村居(社區)及各類人民調解組織延伸,將“進村入戶大走訪”與“微信對話”“網絡對接”有機地結合起來,拉近與群眾心理距離,不斷夯實“信息采集機制—快速流轉機制—全程督查評估機制”三個機制的有效銜接。今年以來,黃巖區各鄉鎮(街道)、村(社區)、企業調委會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488件,調解成功3449件,調解成功率98.88%。此外,該局結合社區矯正監管指揮中心的核心地位作用,實行動態監管、視頻指揮、巡查督察、應急處置、在線教育、執法管理六位一體的全天候24小時管理運行模式。該局還通過層層把關、織密監管網絡,杜絕了脫管、漏管現象的發生。據了解,投資四十萬余元建成辦公面積260平方米的黃巖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了“一站式”、“窗口式”、“前廠后店式”的法律服務平臺,將“互聯網+”的實際功效融入到公益性、普惠性的法律服務當中,使其成為一種群眾均等享受的社會公共產品。同時,該局加大收集整理當事人對所受服務和法律援助案件承辦情況的反饋與建議,在此基礎上,建立法律服務與援助的輿情分析研判機制,定期匯總,適時跟進,落實回訪,以實際行動結合信息化水平,切實提高法律服務的質量,實現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今年以來,法律援助中心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61件,其中刑事233件,民事225件;農民工307件,挽回損失278萬元;12348法律援助服務熱線共接待來電、來訪法律咨詢1756人次。
點評:切合實際,有的放矢,才能拿下如此喜人的成績單。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