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張先生在臺州經濟開發區經中路上開了一家餐飲店,他發現店門前的人行道上經常停滿私家車,“違規停放不說,還占用了盲道,影響正常通行。”張先生說,盲道作為城市的一種無障礙設施,很多人卻不認識,也沒有維護其通暢的意識。“希望能加強宣傳管理,為盲人創造良好的出行環境。”
目前,我市盲道整體的維護情況如何?占用現象是否普遍?盲人出行是否順暢?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私家車占用盲道現象普遍
6月1日,記者在市府大道格林聯盟酒店前的人行道上看到,一輛黑色私家車停在未劃停車線的中間過道,橫跨了整條盲道。
這樣的占用情況,在市區其他幾條主干道上也較為普遍。
當天傍晚,記者來到經中路與市府大道交匯處南段,馬路西側近100米的人行道并沒有停車線,卻停放了11輛私家車和6輛電動車。其中,11輛私家車整個平行停在盲道上,兩輛電動車的后輪占上了盲道。
“這樣的違規現象天天有。”家住星河園的王女士說,沿街是一排商鋪,私家車基本靠邊停在了外側的盲道上,“尤其是晚上,人行道基本都被占滿了。”
從經中路到天際公寓北門的市府大道段,雖然人行道上劃了停車位,但部分車輛未規范停放,靠上了盲道。記者仔細數了一下,停放的52輛私家車中,有21輛車的前身或后身占用了盲道。
除了被車輛占用,部分盲道存在被窨井蓋、燈柱截斷現象,有的走著走著就斷頭了。
盲道常被占,盲人出行心慌
唐恒士是河南人,一級盲,在康平路一家盲人推拿店工作。空閑的時候,他喜歡出門走走。
“因為盲道太‘盲’了,一個人不太敢出門。”所以多數時候,唐恒士會找視力正常的人陪著一起走。
“盲道被占現象非常普遍,私家車、自行車經常亂停放。”唐恒士說,朋友沒空陪時,就只能自己拄著盲杖摸索,走得磕磕絆絆。“有時甚至只能走到慢車道上,小心地沿著路邊走。”
據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應當按照規劃設置盲道。盲道的設置應當符合國家標準。同時,根據《無障礙設計規范》,盲道鋪設應避開樹木(穴)、電線桿等障礙物,應避開非機動車停放的位置。
為什么盲道常被占?唐恒士認為,很大原因是由于市民對盲道不了解,不知道這些條形磚道是專供盲人行走,“加上管理力度不夠,占用盲道現象才會屢禁不止。”
加強宣傳管理,讓市民認識盲道
市殘疾人聯合會副調研員羅衛平介紹,根據2007年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我市共有一級盲、二級盲及低視力殘疾人4.83萬人。但不少市民發現,現實生活中走在馬路上的殘疾人卻并不常見。
“總的說來,盲道的利用效率并不高。”羅衛平認為,除了盲人本身參與社會能力較弱、出行困難外,其實盲人走盲道并不容易,還要經過專門訓練。“同時,還有一定的客觀因素。一方面盲道建設并不完善,部分常被電線桿、窨井蓋截斷;另一方面,盲道被占用現象也較為普遍。”
針對現有盲道的管理,羅衛平認為,要加強盲道等這方面的知識宣傳,讓市民認識盲道,提升助盲意識,“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盲道的管理,讓全社會形成關愛殘疾人的良好氛圍。”
占用盲道要受到怎樣的處罰?對此,記者采訪了臺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直屬一大隊。一大隊綜合科工作人員介紹,對于盲道上的違規占用行為,目前并沒有專門的處罰制度,“但對于未按規定停車、占用人行道的,目前以貼單處罰為主。”
該工作人員表示,為防止人行道被占用,執法部門也加強了預防管理,“一是設置物理隔離,不讓私家車等開上人行道;二是加強疏通,劃定停車線。”
“進行劃線或物理隔離時,也充分考慮了盲道的實際位置,盡量避開,不影響盲道的正常使用。”該工作人員說。
原標題: 盲道成“忙道”,盲人出行心慌慌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