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法治社會,機關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則,主動加強法治觀念。以前我們的黨校培訓課里就有法制課,但是從今年起,要求第一課就要上法制課。”5月5日,椒江區委辦公室副主任金耀華在介紹區里的法治工作時,特地強調了“第一課”這個字眼。
日前,該區被全國普法辦評為第三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早在2010年,椒江區的相關工作就獲得省里的肯定,被評為“省創建法治縣(市、區)工作示范單位”,也是當時我市唯一獲得這項稱號的縣(市、區)。
政法部門下基層法治服務送上門
“原來門鎖有這么多種,以后買鎖、買防盜門的時候,就能作出正確的選擇了。”市民蔡先生在參觀過椒江“預防犯罪中心”后這樣感嘆。2011年底建立的“預防犯罪中心”,分為犯罪場景重現和各種高科技防盜設備展示兩大部分,向市民傳授各類專業的預防犯罪知識。
2013年,椒江公安分局還把中心“搬”到了兩輛大巴車上,改裝成“市民安防直通車”,讓預防犯罪知識在群眾中流動起來。海門派出所民警阮林根就跟著“市民安防直通車”給群眾送去了不少他多年總結出的防范經驗。“這個工具是用來盜竊電瓶車的,我來教你們怎么防……”每次他出現,身邊總能迅速圍上一圈聽他講解的市民。
為了實踐“司法為民”,椒江的司法部門沒少下工夫。“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源頭預防和化解工作至關重要。椒江法院在全區九個街道(鎮)設立了工作站,每個工作站配備3名駐站聯系法官。每周固定時間,聯系法官會到工作站為群眾提供咨詢及調解服務。
“家門口”的法官不僅受到村民的歡迎,葭沚工作站的一位聯系法官說:“包括村一級組織的村委會主任,在調解、處理村里工作的時候,都會向我們咨詢,獲取法律上的援助,避免一些糾紛。”
依法行政提高效率和諧構建法治政府
近日,椒江區召開了擴大有效投資暨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會議。該區推動依法行政、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步子又邁進一步。
通過開展行政審批效能最優化比對,椒江區36個部門,476項行政審批事項,已經有447項達到了臺州市最短時限。在“四張清單一張網”建設上,椒江區全面推行權力清單制度。現在,全區30個部門的230項行政審此事項已經錄入行政權力庫系統;14大主題里的65類服務子模塊,258個便民服務事項信息錄入了浙江政務網內容管理系統。所有的事項信息均可在浙江政務服務外網上進行查詢。
“業主承諾制”也是椒江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亮點之一。據悉,它的主要變革在于減少前置,對符合條件的建設項目,減少前置審批;重造流程,部門提前一次性告知審批標準,業主作出承諾,符合條件后實行邊審邊建;樁基先行,分步辦理施工許可證,加快動工建設。
實行這一審批制度后,該區的工業性投資項目審批總時長有望壓縮至三個月左右。有了“業主承諾制”,浙江鑫鼎塑業行政總監陳喜財用不到一天時間,就辦好了企業加工貿易生產能力證明。他說:“沒有這項證明,會直接影響我們合同的簽訂。審批辦得這么快,真是省心。”
原標題: 椒江:法治創建躋身全國先進的背后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