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設60公里隔離網派人隨時撈垃圾
連續43個月水質達標率100%。2013年上半年,在國家環保部監測的27個重要水庫中,長潭水庫與千島湖、石門水庫、太平湖、新豐江水庫、漳河水庫等6個水庫的水質達到I類標準。作為300萬居民飲用水的水源地,長潭水庫這份成績單很讓人滿意,也讓為之付出的人們感到欣慰。
2014年新增隔離防護網60多公里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一般劃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按要求,在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應該設置隔離圍網等物理防護措施阻止人群下水游泳、扔垃圾等污染水體的行為。
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為了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長潭水庫幾年來不斷完善隔離防護網,去年一共設置隔離防護網60多公里,已經基本完成隔離防護網建設。
除了防護網的設置,瑞巖溪生態濕地的投入使用也讓進入長潭水庫的溪水得到了凈化。臺州市水利局工程師尹志偉介紹,長潭水庫周邊處于38米線以下的近2000畝農田全部租用,退耕還林,涵養水源,而庫區38米線以下的移民動遷安置工作也已經全部完成。
人工打撈讓垃圾不再滯留
在長潭水庫庫區,有專職人員負責庫區的保潔工作。夏天,他們頂著烈日劃著小船,將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用網兜一兜一兜地撈上來。冬天,他們迎著寒風用鉗子將散落在庫邊的垃圾一鉗一鉗地裝進垃圾袋。
“夏天一般早上6點鐘準時開船,打撈的工人自帶粽子、饅頭等干糧,直到傍晚5點到5點半才開回來。這些垃圾撈上來全是水,滿的一兜起碼有四五十斤重。因為船小,不可能用挖土機等其他工具,全部都是人工打撈并挑上岸。”長潭水庫管理局水保科工作人員鄭翔說,“庫區一共有8大溪流,點多面廣,出去打撈時,一天都在船上。”
為了更好地維護庫區的衛生,長潭水庫管理局發動庫區附近的百姓參與環境保護。“我們實施聯動機制,讓村民們在進出的時候注意周邊的環境,以便及時反饋并清理。”鄭翔說。
據了解,2014年長潭水庫庫區一共清理垃圾1000噸。
原標題: 長潭水庫飲用水上了“雙保險”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