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現場
想考美院的同學,都捏了一把汗吧——昨天,中國美術學院三位一體招考進入最后一輪的面試。本以為對美術生的面試,肯定是逃不出作品評析或者聊聊藝術史,可記者泡在考場聽到的那些高頻詞卻是:電影、音樂、文學,甚至動漫、游戲——一度以為自己進錯了考場。
自從2012年啟動三位一體招生模式之后,中國美院重新開始通過教授親自面試的方式選拔本科生。美院教授們說:如果時間允許,這是他們最青睞的選人方式。“因為這最能看出學生除了有做個匠人的手藝外,有沒有成為藝術家的奇光異彩。”
今年,浙江有1400多位考生報名參加三位一體選拔,經過兩輪繪畫考試,503位考生進入面試環節。他們中將有130人左右突出重圍,成為三位一體專業考試過關者。在經過2015年高考后,他們中綜合排名列各個專業前茅的82名考生,將被中國美院錄取。
昨天下午,記者在圖像傳媒類的其中一個考場旁聽了面試。第一感覺是這樣的:以后的藝術家不僅要妙筆生花,還得口吐蓮花。
面試的前兩輪是作品簡述和藝術常識搶答,感覺和藝術理論還是結合得很緊密的。比如,抽一張畫,讓你說說作者、構圖、表現手法,或者問一些常識性的藝術理論知識。
抽簽的圖片全部都是高中美術教材上出現過的名家名作或者藝術景點,想要答對,背書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
再往后的“開放性問答”環節就更感性了,考官的問題也越扯越遠。
諸如“你最大的興趣是什么”,大部分考生的答案都是“畫畫”,因為“我就是美術生呀”。可事實證明,面對一排5位美院老師,這絕對是一個風險很大的答案。有考生說自己最早學的是國畫,卻連徐悲鴻、潘天壽都說不上來。
“其實,我們更愿意聽到別的答案。”中國美院傳媒動畫學院副院長蘇夏說,比如電影,比如音樂,比如文學。
后來他索性直接問:“說說對你影響最大的一部電影?”“你喜歡哪種類型的音樂?”
“藝術本身好多方面都是相通的,扒去表面的表現形式,其實質都是相似的。就像電影講究故事和節奏,與之相對,音樂的話就是旋律和節奏。而這些對藝術的理解,光考畫畫是看不出來的。”蘇夏說,這也正是他們這些美院老師特別看重“三位一體”招生的原因。
他希望“三位一體”的面試在未來能有更大膽的突破。“就拿面試的最后一個環節‘10分鐘速寫’來說,以后都不一定要考畫畫,如果有學生說自己喜歡攝影,就讓他拿著手機去校園里拍一張照片,有學生說自己擅長折紙,我就給他一張白紙讓他折,甚至有同學說自己PS(圖片處理)很厲害,我就給他一臺電腦一張照片讓他P。”而不管怎么考,核心就是一點,看看考生有沒有成為藝術家的奇光異彩。
原標題: 中國美院終極面試 除了要妙筆生花其實你還要口吐蓮花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