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浙江獲34項國家科技獎
2015年01月10日 來源: 浙江日報 曾福泉 林上軍

  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月9日在北京召開。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我省有34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是近3年來獲獎數量最多的一次,其中我省為主完成的有10項,參與完成的有24項。

  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為主完成的“終末期腎病腎臟替代治療關鍵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等6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另有4項成果分別榮獲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由我省參與完成的“我國首次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創新性研究”等3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以產學研合作形式完成的獲獎成果共19項,涉及智能控制、新材料、環境保護和電子信息等領域。其中在我省實現成果轉化的有13項,這些項目技術應用開發成果2013年共新增產值140億元,創造利稅24.6億元。其他基礎研究和社會公益類成果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我省獲獎項目中近半數為民生項目。尤其是在我省為主完成的項目中,破解“污泥圍城”困局并為“五水共治”作出貢獻的“污泥攪動型間接熱干化和復合循環流化床清潔焚燒集成技術”、研發治療糖尿病新藥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劑生產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培育高產水稻的“超級稻高產栽培關鍵技術及區域化集成應用”等6個項目,從各個領域推動了民用科技的進步。

  此外,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取得了較多獲獎成果。浙江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有5項成果獲表彰。寧波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省農業科學院等機構各自領銜完成的項目分別獲獎。浙江海洋學院領銜完成的“東海區重要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是該校首次獲得國家科技獎。項目組提出的“延長休漁時間、增加休漁作業種類”等東海區伏季休漁的優化策略建議,促進了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

原標題: 浙江獲34項國家科技獎

標簽: 國家 科技 成果 浙江 獎勵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