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健康 > 熱點聚焦 正文
夜宵當晚飯,小伙子得了胃癌
2014年12月18日 來源: 錢江晚報

  工作的忙碌、生活的壓力,讓很多人不得不推遲晚飯時間,胃自然要受傷。

  12月19日,全國消化道腫瘤外科高級論壇將在杭州舉行。浙江省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邵欽樹教授,也受邀參加。

  他告訴錢江晚報記者:根據最新研究,胃癌年輕化明顯,70%以上可毫無癥狀;而最新研究發現:太晚的晚飯,容易誘發胃癌。晚餐盡量在19點前吃。

  夜宵當晚飯

  小伙子得了胃癌

  31歲的小朱是一家大型企業的白領文員,光鮮工作的背后,加班成了家常便飯,一日三餐也沒了規律,特別是晚飯,常常就變成了夜宵。“很多時候下班還要加班,領導催的急,反正中午吃的就比較晚,晚飯干脆等到晚上八九點鐘。”

  然而,讓小朱沒有想到的是,前不久在一次檢查中,他被查出胃癌早期。在浙江省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邵欽樹教授給小朱進行了一個新的手術——中央節段胃切除手術。“傳統胃切除手術大多屬于全胃切除或半胃切除,留下的遺憾是,食道和胃、腸都通了,胃酸既可以反流到食道、也可以快速進入腸道,讓患者痛不欲生,而中央節段胃切除既切除腫瘤,又避免了反流。”

  小朱的病情并非個例。邵欽樹教授同時也是國際胃癌協會委員,多年的臨床研究,他發現一個致癌的壞習慣——吃“晚”飯。

  眾所周知的致癌原因,包括酗酒、嗜煙、飲食不當、精神緊張和生活無規律等,而邵欽樹教授研究發現,晚飯吃太遲,容易誘發胃癌。

  邵欽樹教授說,早幾年,在胃癌治療過程中就發現,有些中青年患者由于工作忙等原因,吃晚餐比較遲,19點甚至20點以后,調查顯示38.4%的人吃飯太晚或時間不規律。

  胃癌年輕化明顯

  70%以上患者初期毫無癥狀

  為什么晚吃晚飯,會誘發胃癌了?邵欽樹教授分析認為,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很短,約每2~3天就要更新一次,更新過程一般在夜間胃腸休息時進行,如晚飯吃得太晚,胃腸得不到休息,胃黏膜便不能得到及時修復,久而久之可能增加胃癌風險。

  同樣的道理,經常吃夜宵,也易引發胃癌。不過,邵欽樹教授也強調,胃癌的發生,除了這些誘因外,也與自身的基因有關系。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新發胃癌患者呈現年輕化趨勢。

  邵欽樹教授告訴錢報記者,青年人群中胃癌患者的比率,已由上個世紀70年代的1.7%上升到3.3%,三十多年間增長了一倍。“青年人所患的胃癌惡性程度高,發展迅速,容易誤診,確診時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治療效果不佳。”

  需要提醒的是,早期胃癌70%以上患者發病初期可毫無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非特異性的癥狀,包括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反酸、噯氣、惡心、偶有嘔吐、食欲減退、黑便等。如未就診治療,病情繼續發展,至進展期(中晚期),可有上腹部疼痛、飽脹感、厭食、惡心、嘔吐、消瘦、乏力、嘔血、黑便等癥狀。因此出現上述癥狀,及時到醫院檢查。

  晚餐盡量19點前吃

  體檢不要放棄大便常規檢查

  什么時間吃晚餐最科學?

  邵欽樹的意見是,晚餐時間一般在18—18:30左右,最晚不要超過19點。“作為應急補充,可以在辦公室先沖泡燕麥片,糕點等先墊墊饑;在車上也可以備點食物,以便較長時間開車或堵車時緩解饑餓感。”

  如果由于各種原因,無法按時吃飯,不得不在晚9點以后才吃的話,在食物選擇上可以“救急”一下,專家推薦四類食物,谷物、豆類、奶類和水果,這四類食物脂肪含量低,消化吸收較為容易,不會給胃腸帶來負擔,如小米粥、熱湯面、疙瘩湯等。

  為了預防胃癌,邵欽樹建議年輕人可以不急著做胃鏡,但是每次體檢一定不要放棄大便常規檢查;而45歲以后,應該每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原標題: 夜宵當晚飯,小伙子得了胃癌

標簽: 胃癌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