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健康 > 熱點聚焦 正文
大便常帶血千萬莫忽視,23歲年輕姑娘疑患大腸癌
2014年11月06日 來源: 杭州網(wǎng)-杭州日報 記者 柴悅穎 通訊員 李一璠

  “我肚子有點脹,偶爾大便中帶有血絲,應該和很多人那樣,只是痔瘡而已,怎么會是大腸癌呢?”昨天,當小張拿到體檢報告時,就像晴天霹靂。綜合這次體檢的各項檢查結果,醫(yī)生高度懷疑她已罹患大腸癌。

  “近年來,大腸癌的發(fā)病率正逐年遞增,尤其是越來越多的年輕患者,對便血、腹脹等癥狀不加以重視。加上秋冬季節(jié)本來就干燥,容易讓人忽視大便帶血的癥狀,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市腫瘤醫(yī)院放療科副主任梁曉東說。

  經常腹脹便血竟是大腸癌

  今年23歲的張妍,是一名剛邁入職場的白領,大約從半年前開始,她時不時感覺到腹脹,有時上廁所后,還發(fā)現(xiàn)大便中帶血。

  “我平時身體一直不錯,心想可能是長期坐辦公室得了痔瘡,就沒太當回事。”小張完全沒有想到,這些都是身體里的大腸癌發(fā)出的信號。直到這次單位組織體檢,她才追悔莫及。

  “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癥狀,往往不被病人和醫(yī)生重視,后期主要表現(xiàn)為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便血、腹痛腹脹、腸梗阻等消化道癥狀以及貧血、乏力、疲勞、發(fā)熱等全身表現(xiàn)。”梁主任說,痔瘡與大腸癌,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卻因為有“便血”這個共同的病癥,讓不少大腸癌患者蒙在鼓里。

  便血是大腸癌常見癥狀,但不是特異癥狀,很多肛腸疾病都會出現(xiàn)便血,如痔瘡、肛裂等,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消化道的表現(xiàn)。所以很多人把大腸癌導致的便血,誤認為是痔瘡,以致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年輕人患病更兇險

  根據(jù)浙江省癌癥中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目前大腸癌排在浙江省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第3位,死亡率為第4位。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76.42/10萬和26.33/10萬,相當于省內每1308個人,就有一人患上了大腸癌。

  “醫(yī)學研究顯示,大腸癌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飲食結構,是誘發(fā)腸癌的主要因素。再加上都市人運動量減少,機體抵抗力下降,無形增加了患癌幾率。”梁主任說,長時間的夜生活,三餐飲食沒有規(guī)律,暴飲暴食,飲酒無度等,也會直接或間接地誘發(fā)腸癌的發(fā)生。而這些生活方式,一般都出現(xiàn)在年輕人身上,這就導致了此類疾病的年輕化趨勢。

  “許多年輕人自以為身體不會有大問題,就拖著不看病,或對便血、腹痛等大腸癌信號不加以重視,隨便用藥,這是年輕人容易被耽誤診斷、治療的主要原因,也使得年輕人的大腸癌患者更加兇險。”

  40歲以后最好定期做腸鏡

  不過,梁主任指出,大腸癌是種可以防范的癌。因為由正常黏膜變化為大腸癌的過程非常緩慢,早期病變往往是在腸道黏膜上突起一小塊,這種突起有70%到80%的可能會變成息肉,然后再慢慢惡變?yōu)榘C恳淮巫兓加凶銐虻臅r間和相應的方法進行治療,治好了就可切斷腸癌的演變之路,因此,開展大腸癌篩查非常重要。

  “針對性的檢查,是排除肛腸疾病的最佳途徑。如果患者出現(xiàn)多次便血,就應及早去醫(yī)院做腸道的相關檢查。一般由于不明原因導致的便血、貧血,或排便習慣改變,以及腹部有腫塊的人群,一定要做個專業(yè)肛腸鏡檢查。”

  梁主任建議,經常高脂肪、高蛋白飲食、久坐久站、長期暴飲暴食、或有家族性肛腸癌病史等的高危人群,需每年做一次肛腸鏡檢查,以排查大腸癌。四十歲以上的人群,建議定期做腸鏡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有息肉,要及時處理,消除癌變隱患。

  “此外,平時飲食應多吃蔬菜和粗糧,如大白菜、芹菜、海藻類、根莖類、小米、玉米等蔬菜和食品。現(xiàn)在的飲食養(yǎng)生提倡多吃白肉,即禽類或魚類,少吃紅肉,即豬肉、牛羊肉等,這些都對預防大腸癌有好處。”

原標題: 大便常帶血千萬莫忽視,23歲年輕姑娘疑患大腸癌

標簽: 腸癌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lián)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