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同桌的你》,唱出了校園生活中同桌之間的深厚友情。
很多人也許還記得,小時候跟同桌在桌子中間畫的那條“三八線”,以及因為這條“三八線”發生的很多故事。
同桌,是校園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詞,也是校園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份情。假如你的校園生活中,沒有了同桌,那會是什么樣的?
杭城一位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徐媽媽,給錢報記者打電話,說她兒子沒有同桌,一個人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有一天,兒子回家問她:“媽媽,為什么全班就我一個人沒有同桌啊?”她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9月24日,錢報記者來到了徐媽媽兒子所在的小學,發現學校一年級有3個學生沒有同桌,而且這3個學生所在班級的人數都是49人。
一年級男孩身高1.45米
他的愿望竟是“不要再長高”
錢報記者來到這所杭城知名的公辦小學,今年招收了5個班的一年級新生。
在教學樓一樓,一(4)班和一(5)班是隔壁班。錢報記者看到,在兩個班級的最后一排,只有一張課桌,桌子離后面的黑板,只有半米多距離。
在一(4)班,最后一排的男孩身高1.45米,遠遠超過了全班同學的平均身高。錢報記者拉住這個男孩,“一個人坐最后一排,孤單嗎?”男孩有些靦腆,想了想,小聲說:“還好啦!”但錢報記者從另外的家長那里獲悉,這個男孩的心愿是,“希望我這一年不要再長高,這樣就能有同桌了。”
上午最后一節是語文課,老師在上課時,會經常走到后面,摸一摸這個男孩的頭,他得到的關注還是挺多的。這時,當錢報記者把目光瞄向隔壁的一(5)班,最后一排的男生正低著頭,書本放在腦袋上,沒有在認真聽課。
錢報記者特意數了數,這所學校一年級新生的每個班級,人數都是49人。班級的座位一共有8列,每列6人,一共48人。于是,第七排只有一個學生了,第49個的煩惱就這樣產生了。
錢報記者在跟班主任溝通時,發現他們已經注意到了“第49個的煩惱”。一(4)班的高老師說,現階段正在學拼音,一個人坐影響不大,以后課堂有小組合作,孤零零一個人的確不好,“我打算把這個孩子提到第六排來坐。”
在學校另一幢教學樓的一樓,是另外3個一年級班級,錢報記者發現已經有班主任這樣做了。
在一(1)班和一(3)班,最后一排不是一張課桌,一(1)班是3張課桌,一(3)班是2張課桌。一(1)班班主任蔡老師很心細,“在排座位時,我就發現有一個孩子沒有同桌,我把第一組后面的兩個孩子跟這個孩子排在一起,他們3個人排在第七排,就能做伴了。”
學生座位怎么排
在班主任那里是門技術活
錢報記者調查發現,杭州的學校一個班有49個學生的,還不少。
杭州另外一所公辦小學的一年級班主任汪老師說,她班里的學生就是49人。“我們今年4個班,其中3個班都是49人。”汪老師也沒讓最后一個孩子一個人坐,“我在第一排留了一個空座,多出來一個人跟最后一排的學生做同桌。”汪老師說。
采荷一小錢江苑校區二年級班主任李琳老師告訴錢報記者,“我們班原來是42個孩子,一共有6列,每列7人,剛剛好,但新學期班里插進來一個孩子,我一直糾結這個座位怎么排。”
李老師說,讓這個新來的孩子一個人坐,不合適,“他剛來,需要盡快融入集體。”李老師曾有一個想法,就是把那個新增加出來的座位,設置成“光榮座”,讓一周表現最好的學生來坐。“賦予這個座位一種榮譽,而且是輪流坐的,相信學生會喜歡。”
不過,李老師也有顧慮。“低段學生,如果同桌經常變化,也不太好,如果可能,這個方案過段時間再實施,可能會更好。”
現在,李老師把這個新增座位放在了中間兩個組的之間,“我們教室比較寬,5張桌子連在一起,對空間影響不大,插班生也有同桌了。”
其實,很多有經驗的班主任在給學生排座位時,會考慮更多的因素,不僅要按個子高低,還要兼顧男女生搭配,還有性格互補。
天長小學一位資深班主任說,“有時候你會發現,在一個班里比較調皮的孩子周圍,被多位班干部包圍著,班主任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積極影響這個孩子。”
原標題: 一年級男孩身高1.45米 他的愿望竟是“不要再長高”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