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數據的持續負增長反應了目前我國經濟運行過程中面臨總需求疲弱、制造業不振、產能過剩等諸多問題。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8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2%,環比下降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4%,環比下降0.1%。而截至2014年8月份,我國的PPI數據同比下降時間已經持續了30個月之久。
專家表示,PPI數據的持續負增長反應了目前我國經濟運行過程中面臨總需求疲弱、制造業不振、產能過剩等諸多問題。而PPI數據想要由負轉正仍然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政策的刺激必然不可或缺。就目前來看,未來將要出臺的政策仍將延續前期的微刺激道路進行下去,并且需要結合第三季度的整體經濟數據出臺更具針對性的微刺激政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數據來看,8月份的PPI并沒有延續前幾個月的反彈、收窄,而是出現了掉頭向下的情況。不僅同比跌幅出現擴大,環比也出現了下降,這也反映出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還是需求不足。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認為,8月份PPI同比降幅繼7月份收窄后再小幅擴大主要是受翹尾因素影響,究其內在原因,除了困擾工業企業的產能過剩外,還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走跌。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8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同比降幅均略有擴大,主要原因是原油、成品油價格由升轉降,煤炭、鋼材、水泥等主要工業品價格仍處于下降趨勢中。數據表明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對工業品價格形成的壓力依然存在,工業品市場供需形勢仍不樂觀。
“就目前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看,微刺激政策還會延續前期定向調控的政策,采取一些創新的宏觀調控手段和工具來使得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的區間之內,只要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的區間之內就不會采取大力度、過強的刺激政策。”王軍成。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認為,目前,整個經濟結構在轉型過程中,潛在經濟增速放緩是經濟規律。短期刺激政策能夠穩定短期增長,但不利于長期可持續性。中國經濟未來可持續動力來自于改革,未來政策重心要放在促改革。短期之內,財政和貨幣可能會維持之前的基調。
“此前有部分人士預期,接下來在政策層面會出現一定的轉向,但是這種轉向不會在近期發生,而是需要對下個月出臺的第三季度整體的經濟數據來具體分析我國接下來的經濟運行需要哪些政策的扶持,從而提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政策。”王軍強調。
原標題: -1.2% PPI連續30個月負增長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