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你家寶寶的名字“中招”了嗎?
2014年09月12日 來源: 臺州晚報 何于盛 實習生 閻基旺

  網傳“10后”的孩子名字中浩宇、子軒、雨涵、可馨等重名率高

  專家:孩子重名的現象與時代、流行文化有關

  近日,一個名為“2010年后娃取名統計”的帖子在網上走紅,被廣大網友瘋狂轉發。帖子作者“奔波兒灞”在工作之余作了一個調查,他在抽取了2010年1月1日出生的30萬個小朋友的名字后統計得出,在兩字名的男寶寶中,名字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睿”、“浩”、“博”、“瑞”、“昊”。兩字名的女寶寶中,名字最多的則是“悅”、“妍”、“涵”、“玥”、“蕊”。而三字名的男寶寶中,名字以“浩宇”、“子軒”、“浩然”、“雨澤”、“宇軒”、“子涵”最常見。三字名的女寶寶中,排在前列的名字分別是“欣怡”、“子涵”、“梓涵”、“雨涵”、“可馨”、“詩涵”。

  原帖

  網友“金針菇面”昨日@臺州晚報:現在給孩子取個名字好難啊,既要在名字中賦予深刻的含義,又要逃避在普通話和方言的叫法中被別人起綽號的風險。而且,現在諸如“欣怡”、“宇軒”等具有“文藝范兒”的名字已經爛大街了,我有好幾個朋友的寶寶名字都差不多,感覺快到了“無名可取”的地步了。

  跟帖

  “最愛藍天白云”:我獨自逛街的時候,經常聽到有人在喊我家女兒的名字,其實只是同名罷了。

  “白開water”:我感覺外國人更悲催,特別是歐美人的姓名,什么威廉、保羅、露西、瑪麗,可能同一個辦公室里,就有好幾個人重名或重姓。所以,很多外國人都有自己的昵稱,這也許就是最好的區分方式吧!

  “你可真煩人”:起名字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文藝點的名字太矯情,土氣點的名字又叫不出口,還要考慮到生辰八字、五行……我還是花點錢找個專門取名字的人幫忙取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吧!

  記者調查

  在臺州,“浩宇”“子軒”等熱門名字重名的均超過500人

  網上所列的這些重名率較高的名字,在我們臺州的情況也是如此嗎?昨天,記者通過有關部門了解到,這些名字確實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

  數據顯示,在男性名字中,叫“雨澤”的人有385人,而叫“浩宇”、“子軒”、“浩然”、“宇軒”的均已超過500人。在女性名字中,除“梓涵”為487人外,叫“欣怡”、“可馨”、“詩涵”、“雨涵”的人也都過了500人的大關。

  “10后”寶寶重名多,網友表示深有感觸

  昨日,記者將“2010年后娃取名統計”的帖子轉發到網上,并發起調查,“你家娃娃中招了嗎?”

  網友紛紛表示中招、躺槍。網友“我先來”說,本來他覺得侄女、外甥的名字挺特別也很好聽,但是當看到這則帖子后,他瞬間覺得“無愛”。網友“豆豆”本來想給自己的女兒取名為可馨,后來發現自己身邊有好多個“可馨”,于是她又默默地重新給女兒想了一個名字。“一米陽光”是一名教師,她留言道:“我在學校學生花名冊上一翻,上述名字還真是多得很!”

  大家對于“10后”那些常見的名字吐槽之余,也有部分人認為取名字還是傳統點的好,不要太跟風。網友“白饅頭”認為寶寶的名字可以從四書五經等一些中國古典文集中找,或者從唐詩宋詞中搜尋靈感,這樣不但重名率相對較低,而且也不易過時。

  名字多來源于影視劇、武俠小說……“大眾化”名字讓老師尷尬

  臨海陸女士的女兒3歲多,剛上幼兒園小班。陸女士說,女兒的名叫欣怡。說起自己女兒名字的由來,陸女士顯得有點不好意思。詢問得知,陸女士曾經很喜歡臺灣的一部青春偶像劇,而這部劇中女主角的名字就是欣怡。自從那時起,陸女士就決定,自己將來孩子的名字要么是男主角的名字要么是女主角的名字。“本來還以為叫’欣怡‘的人會很少,沒想到居然會這么多。”陸女士說,更巧的是,自己大學一個室友的女兒,也叫欣怡。“太普遍的名字我覺得不大好。”現在,陸女士正在思量著要不要幫女兒改名字。

  同樣的,椒江的王先生喜歡網游小說,他就仿照小說中人物的起名方式給兒子起了一個特別文藝的名字。沒想到,自己起的這個名字也存在重名的情況。目前,他已經知道學校里有3個孩子的名字和兒子的一樣了。

  重名率高的名字不但喪失了新意,也讓教師工作更加難做。陳林是溫嶺市區某幼兒園的老師,陳林告訴記者,最近幾年,一些孩子的名字雖然很美也很好聽,但是重名的概率確實挺高。“如果單是同名不同姓倒也還好,最郁悶的就是碰到同名同姓的情況。”陳林說,上課往往點名批評一個人,兩個孩子會同時站起來,場面略顯尷尬。

  專家:孩子重名的現象與時代、流行文化有關

  關于“10后”寶寶重名的現象,臺州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與理論部晁樂紅教授表示,這個現象跟現在的年輕人所接觸的流行文化有很大的關系。“眾所周知,80后是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從小到大被熏陶的大多是網絡游戲、武俠小說、偶像影視劇之類的流行文化。這種流行文化的氛圍扎根于他們的思維之中,因此給孩子取名時,取這些帶有強烈影視劇、武俠風格的名字,也就不足為奇了。”

  晁樂紅認為,歸根到底,一個人的取名方式、習慣,總是逃不開時代的烙印。“一個人的名字風格,與其所處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密切相關。”晁樂紅說,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名字常帶有“建設”、“解放”、“國慶”之類的要素,因為那時候新中國剛剛成立,人們的思想觀念大多以國家為中心,因此給孩子取的名字也有濃重的國家色彩。接下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家的名字則多帶有“紅”之類,比較單調。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名字就開始充滿個性化,這毫無疑問因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經濟、思想開放,取的名字也開始呈現多元化的趨勢。

  晁樂紅表示,現在“10后”孩子開始出現重名,究其本源是因為流行文化的大行其道,大眾閱讀習慣缺失的尷尬。“許多家長給孩子取這些名字時的本意是想要避開大眾化,不想讓自己孩子的名字流于俗套,但結果是他們所謂的‘免俗’成了一種新的大眾化,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這么多的‘子軒’、‘子涵’等名字。簡單來講,就是大家缺乏閱讀習慣,從而傾向于從流行文化中獲取文化知識,這樣給孩子取的名字流于大眾化也是必然的了。”

原標題: 你家寶寶的名字“中招”了嗎?

標簽: 名字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