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腳底癢”。隨著第一片落葉飄落,炎夏悄然謝幕,秋高氣爽的好時節就在眼前,十一、重陽……上班一族喜盼“假日連連看”,是根本停不下來的節奏啊!
觀秋葉靜美,聞丹桂飄香。小編為你盤點浙江十大最美秋景,適合小伙伴們節假日短期出行。說到秋季,紅葉是不容忽略的一景。“曉來誰染霜林醉”,看萬山紅遍,黃杏滿地,踏秋而行,沉淀下浮躁心情,無酒的黃昏,摘一片紅葉佩于襟前,如花、似火,是道不盡的詩情畫意……
四明山之萬畝楓林
四明山鎮平均海拔700米左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兼有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獨特的小高山氣候和香灰土壤特別適宜紅楓的生長。得天獨厚的條件使這里成為全國最大的紅楓生產基地之一,“層林盡染四明山,一枝紅楓更耀眼”,“紅楓大道”“紅楓山”“紅楓山莊”“紅楓谷”“紅楓公園”“紅楓村”……足可見這里的紅楓所受的禮待。
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里的萬畝紅楓林是不可錯過的亮麗景色,置身一片火紅里,足可以感受到金秋的熱情似火。
永豐鎮茶遼古道楓情“楓”光好
茶遼,臨海永豐鎮大山深處的小村莊,以其古道、楓林、奇松、竹海而聞名。每逢深秋季節,一到茶遼古道,黃、紅、青相間的楓林,青翠的竹子,高大的松樹,看遠處群山層林盡染,極具詩情畫意。古道據說是從前溫州通往杭州的必經之道,兩側幾十株上百年的楓樹帶著歷史的幽幽古韻,在金秋時節,更加紅艷。試想沿著這蜿蜒曲折的千年古道,拾級而上,腳下是紅葉鋪就一路的天然地毯,兩邊紅楓相迎,風過處紅葉紛紛飄落,放眼望去,那些紅色的秋的精靈,人在其境,怎能不陶醉在茶遼濃濃的美色中?
浙江古道楓情當然不只茶遼。如溫州文成縣,保存完好的紅楓古道就有60多條,風景專家都曾經給予稱贊:“紅楓古道,江南少有;存之不易,堪稱佳景”,該縣還將整合全縣多條紅楓古道,積極進行申報“國保”,小舟首先推薦的是大會嶺古道。溫州楓林鎮名副其實,漫山遍野遍布楓樹,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值得一去。
銀杏之秋之八都岕十里古銀杏長廊
浙江湖州長興縣小浦鎮的八都岕十里古銀杏長廊,長12.5公里,可謂是生態之奇觀。位于太湖西南岸的八都岕或許是因為天目山巍峨壯闊的本性,或許是太湖細雨清風的滋潤才孕育出如此之多的古銀杏,成就了“世界銀杏故鄉”的美譽。據中外地質古生物專家考察,3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系(紀)冰川時期銀杏瀕于絕滅,全世界只在天目山余脈的長興等地保存了下來,后來傳遍全國,宋朝時傳入日本,再由日本傳往歐洲,由歐洲傳往美洲。“走遍天下景,難見銀杏林”,而在這你變能一飽眼福了。2348株百年以上的銀杏樹,鐵干虬枝,高大挺拔,茂密的樹葉擋住驕陽,圓嘟嘟的銀杏果掛滿枝頭。這里的銀杏種類繁多,圓的似梅核,尖的像佛手,應有盡有,簡直是一條銀杏展示帶。漫步在林間古老的卵石小道,駐足賞景,眼前只見樹桿不見樹枝,都是沒嫁接的原生樹,自然天成。
古銀杏天泉景區是十里古銀杏長廊的一個精品景點,位于長廊幽深處。區內有一潺潺泉水匯成的高山水潭,此潭流傳著兩個天子的傳說,其靈氣滋潤了古老的銀杏,因而得名“天泉”,去十里古銀杏長廊的朋友們也不妨前去一游。
八月桂花遍地香,喚醒人們對秋的記憶,賞花之旅自然是秋季最宜人的活動。聞沁人心脾的清氣、看桂花葉間吐香、淋一場浪漫桂花雨,在浙江這江南氣息濃厚之地,有不少詩情畫意的賞桂佳處——
飄香萬里桂花村
桐鄉市石門鎮同星村位于桐鄉市西部,距桐鄉市區7公里,因遍植金桂,而得名桂花村。此處交通便利,是石門鎮繼豐子愷故居緣緣堂、福嚴古寺后,又一旅游新景點。這里金桂、銀桂共有上萬株,其中有列為市級文物保護的百年以上的古桂花三棵,最古老的桂花樹已有147歲、樹高11米、胸圍175厘米;五十年以上桂花樹15棵,二十年以上桂花樹36棵。遍地桂花樹,置身于桂花林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忘卻都市煩惱,放眼處是金燦燦的碎花、滿鼻清新的芬芳,花不醉人人自醉,醉臥花叢不失為人生一大快事。
游玩之中,還可以細品村里的桂花糕,非常愜意的旅行!
夢入“江南大香林”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是什么樣的境界,只要你在金秋時節來到紹興市湖塘街道的大香林風景區,就能體會得到。景區里人們植桂之習歷經千年而常勝不衰,如今萬株桂樹,廣袤數里,譽稱“江南桂花林”。
大香林風景區不僅僅只有到桂花飄香,景區還有除此之外的煙火熏香、花果蘊香、民居古香。四香可堪稱為“四絕”,是個難得的秋季旅游之地,歷史上許多名人雅士曾游此地,留下諸多詩篇,如南宋詩人陸游,明朝學者張岱,近代國學大家南懷瑾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厚的人文景觀,給大香林景區添加了不少的魅力。
另外,桂花作為杭州市的市花,金秋時節的杭州當然少不了桂花的身影。一到金秋時節,滿城便彌漫了桂花香,植物園,滿隴桂雨公園、長橋公園、宋城等地就是賞桂好去處。除以上地點外,衢州、寧波、金華等地也有許多桂花游覽地,均可尋芳而去。
秋天不僅適合賞葉覓香,登高望遠則是從古到今一大習俗,也是文人墨客的雅事。秋高氣爽,登高遠眺,極目四野,一覽眾山小,心胸頓覺開闊,感受大自然給予的無窮力量,人生得意須盡歡,及時行樂于山間——
寧波名山彰顯大氣
“千丈巖”是寧波雪竇山景區中一處自古馳名的勝地。其中一景是千丈巖瀑布,落差186米,以雄奇壯觀而聞名,北宋真宗皇帝趙恒曾賜名為“東浙瀑布”。站在飛雪亭上,可以看到前面的懸崖峭壁上飛瀉直下的瀑布,蔚為壯觀。
千丈巖的奇妙景觀,引來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吟詩贊頌,其中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的《千丈巖瀑布》詩最為著名:“拔地萬重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機絲掛,映日還成五色文”。熱愛大好山河的朋友們不妨領略一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景象。
寧波之山,名氣頗大的除千丈巖,還有一處大家一定熟悉它的名字。“天臺四萬八千長,對此欲倒東南傾”,沒錯就是李太白詩里的“天姥山”。唐李白留下了《夢游天姥吟留別》,還有杜甫《壯游》等千古絕唱,遂使天姥山成為人們無限向往的神奇仙景,天姥山作為文化名山,位于縣城東南30公里,由撥云尖、細尖、大尖等群山組成,屬道教第16和60福地,層巒疊嶂,千態萬狀,蒼然天表。
山海相依剛柔并存
溫州東屏鎮半屏山離縣城4公里,景觀獨特。民謠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大陸半屏山即為此。
半屏山是由海水侵蝕沖刷自然形成的海崖,東部沿岸斷崖峭壁,猶如刀削斧劈,山成半爿,直立千仞。連綿數千米的海上天然巖雕長廊在全國堪稱一絕,被譽為“神州海上第一屏”。山上巖石怪礁,千姿百態,有四屏十八景,景點奇特而豐富。游客朋友宜遠觀亦宜近望,角度不同,形象各異,乘船觀賞,船移景換,引人流連忘返,遐想連篇!
“江南第一山”——山里的文雅之士
湖州市德清縣的莫干山因春秋末年,吳王派莫邪、干將在此鑄成舉世無雙的雌雄雙劍而得名。以竹、泉、云和清、綠、冰、靜的環境著稱,素有“清涼世界”之美譽,與北戴河、廬山、雞公山并稱為我國四大避暑勝地。
景區屬天目山余脈,中心區包括塔山、中華山、金家山、屋脊山、莫干嶺、炮臺山等,山巒起伏,主峰塔山海拔719米。區內植被覆蓋率高達92%,遍山竹海,流泉飛瀑無處不見。雖不及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卻以綠蔭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羅棋布的別墅、四季各異的迷人風光稱秀于江南,有著“江南第一山”的美譽,熱愛江南婉約美景同時也愛登山旅行的朋友一定會喜歡這里。
秋季蕭條,江南古鎮卻別有風味,江南美景四季不同,古鎮韻味四季有異。古色古香的小橋流水人家永遠是江南不變的標志,江水依依,槳聲欸乃,喜歡民風淳樸、江南韻味的朋友古鎮游也是不錯選擇。小舟推薦了幾個典型的魅力古鎮,給你不一樣的古韻風情——
遺落在大山里的夢——廿八都
江山市廿八都,是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作家創作基地,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歷史上是邊區的重要集鎮,素有“楓溪鎖鑰”之稱,專家譽此為“文化飛地”,學者稱其為“一個遺落在大山里的夢。”
鎮區有許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屬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2007年,廿八都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8年,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山歌)之鄉。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古樸濃郁的民俗風情,獨特厚重的文化積淀,使古樸淡雅的廿八都鎮在現代文明的包圍中顯得異樣奪目。廿八都鎮明清古建筑群保留完好,雕欄畫柱,樓閣結構風貌獨特,孔廟、大王廟、文昌閣、萬壽宮、等建筑讓人感慨工匠的鬼斧神工。鎮上的石拱橋各具特色,小橋流水人家,構成唯美畫面。
入仙境進南潯
南潯為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南潯鎮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東部,東北部與江蘇省震澤鎮毗鄰。
南潯古鎮上名園古跡甚多,現存有小蓮莊、穎園和嘉業堂藏書樓等,明代百間樓風貌奇特,清代張石銘和張靜江故居別有情致。江南水鄉南潯秀外惠中,富有濃郁的文化氣息。南潯的賣點在于有眾多的江南名園,而且這些園子多有中西合璧的風格。其中最著名的是江南名園小蓮莊和嘉業藏書樓。江南水鄉其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清麗婉約的水鄉古鎮風貌、古樸的吳儂軟語民俗風情。
江南古鎮不勝枚舉,名聲在外的“中國十佳古鎮”的西塘不能不提,有“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之美譽的安昌也不能忽視,同為古鎮,卻各具特色,婉約隨和又極具個性,其中滋味,還等游人自己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