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舌尖上的天臺
2014年08月25日 來源: 陌旅汽車用品工場 華子

  餃餅筒

  天臺特有而最具特色的食品,以肉片、豬肝、蛋皮、魚肉、豆腐片等分別與金針、木耳、粉絲、筍絲、菜梗等依照一定順序放在糊拉拖皮上卷制而成。把它烤得油光發亮,是最好的下酒物。不會喝酒的,以餃餅筒和粥而食,味道也很不錯。

  餃餅筒的來歷:相傳為濟公所創。濟公在國清寺為僧,見每餐剩下很多菜肴,就把這些菜肴裹在糊拉拖里供下一餐食用,受到僧眾歡迎,而被提拔為

  衣缽僧。此后每逢歲時佳節,鄉民往往把“餃餅筒”當作祭品。尤其在清明節、七月半、大年夜的時候,更是不可缺少。

  水晶蛋糕

  

  水晶蛋糕是天臺筵宴上最富特色的點心,因它不用麥粉而用糯米粉制作而成,又稱“天臺糯米蛋糕”,深受歡迎。

  主要用糯米粉、雞蛋、白糖三種原料按相等比例拌和、蒸制而成。具有香、軟、甜的特點。冷熱都可以吃,更適宜于冷吃。由于糯米不易腐敗,還便于攜帶。

  豬肉麥餅

  

  又稱肉圓麥餅。取精肉剁糊(俗稱“肉圓糊”)做餡料,制成體型略小。

  豬肉麥餅吃法講究,常用三只箸,左手拿一只箸按住盤內麥餅,右手拿一雙箸去夾取,蘸一下醬油、醋,即可入口。還有更講究的,稱“雞子灌"”,即在豬肉麥餅烙熟時在麥餅邊沿取一小孔,倒入雞蛋汁,使之均勻地遍布整個麥餅內,再在鍋里烙一遍,然后食用。

  糊拉汰

  

  又叫“糊拉拖”。“糊拉拖”,顧名思義是把麥粉調成稀薄而不失其粘性的糊狀,用手把它放在鍋子里拖拉成圓形的薄餅,一次一個,用不到一分鐘就熟。制作方便,香脆可口,是天臺鄉民的家常便飯之一。天臺風俗,新媳婦下廚,夫家常讓她做“糊拉拖”考她的手藝。

  香魚

  

  香魚一月長一寸,至十月止,一年而盡,故稱“年魚”。全魚長不到一市尺,香而無腥氣,肉質鮮嫩,醇美可口,因其長有脂鰭,清燉時魚湯上浮有一層魚油,鮮味獨具。早年,靈江產有少數香魚,稱為“雁山五珍”,但近年由于水質污染,不易看見。天臺山泳溪成為僅有產地。

  扁食

  

  將各種菜肴切成粒狀,再用四方的粉皮包起來,略帶扁形,很像耳朵,故而得名。可以湯吃,也可以烤起來下酒吃。

  胡拉沸

  

  民俗正月十五“鬧元宵”,普天同慶。可我們天臺是把正月十四這一夜定為元宵節,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老老少少都要吃“糊辣沸”。

  傳說相傳南宋景德年間,有一年的正月十四夜,華燈齊放,民眾正興致勃勃地逛街觀燈。這時,一名從金兵鐵蹄下逃難到江南的老藝人,帶著孫女到天臺城賣唱糊口。由于長期奔波,勞累過度,昏倒在街上。附近一位陳老大爺見狀,立即舀了二碗“糊辣沸”送去。老少二人吃后,精神一振,眼前一片明亮,連連說道:“亮眼糊!亮眼糊!”從此,天臺有了正月十四吃“糊辣沸”亮眼的習俗。

  做法這是一種用番薯粉或“生粉”調成的咸羹,菜肴全部切成小方塊,主料選用精肉、冬筍、荸薺、香干、油泡、花生米、川豆、菠菜,也有加上豬耳朵、黑木耳、烘鲞的,調配上一點辣椒面兒,燒煮得熱氣騰騰,既能開胃和中,又富有營養。

  什錦糕

  天臺原有“十景糕”,是在糕上印上天臺山十景圖案,后來就成了“什錦糕”,品種多樣,帶有喜慶色彩。“十景糕”主要用各種形狀的麥粉團放到木模上印制而成。圖案主要有“壽”字,“雙喜”字,吉祥結、梅花,也有印成云朵形、魚形、鳥形的,這種糕點一般是甜餡或實芯的。從外形來看,無異是一種藝術品。

  習俗:新媳婦回門時,娘家總要準備些花糕、壽桃糕、元寶糕之類的東西,連同紅雞蛋、喜糖,分送夫家所在的左鄰右舍,稱“伴手羹”。

  豆腐皮

  天臺山特產——豆腐皮,營養價值較高,是豆制品中的精華。中醫理論認為,豆腐皮性平味甘,有清熱潤肺、止咳消痰、養胃、解毒、止汗等功效。豆腐皮在天臺民間生產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逐步形成了許多專業生產豆腐皮的專業村,年產量近千噸。該產品的主要特點是營養價值高且食用方便。優質豆腐皮的標準是:外觀呈淡黃色半透明狀,質薄,手感柔韌,落水不糊,入口細膩,有香味。

  小狗牛肉

  “小狗牛、猴豬、拳雞”自古被譽為“天臺三寶”。三寶之冠的小狗牛是至今幸存的珍稀的山地型小個體黃牛土種,被列入浙江省遺傳資源保護目錄名單。因常年自然放牧、生長緩慢、皮薄骨細、肉質細嫩鮮美、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和多種礦物質,清朝時被選為皇家貢品。現代也因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周總理親點天臺小狗牛送往杭州作為國賓禮宴而名揚中外。

  筍茄

  

  天臺特產筍茄為天臺山所特有,以毛竹筍為主要原料,采用傳統加工工藝制作而成,先將幼嫩的竹筍去皮后放入鍋內,加上適量的食用鹽燒開,再用文火煮六至七個小時,然后烘曬,一般需要七至十天才能烘干。

  

原標題: 舌尖上的天臺

標簽: 美食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