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王寶斐:與旗袍為伴
2014年08月25日 來源: 臺州晚報 趙虹/文 白雪/圖

  

  不僅自己穿,也幫別人做

  學做“洋裝”的她愛上了旗袍

  王寶斐出生于1949年,今年65歲。

  從小喜歡女紅的她,在18歲那年正式拜師學做衣服,開始跟隨師傅學做當時最流行的“洋裝”——小西裝、連衣裙等。但后來,她卻愛上了最“本土”的旗袍。

  為什么會愛上旗袍?王寶斐說或許是小時候看到的舊時年畫,給她的印象太深了。年畫里纖弱的女子,盤云的發髻,鬢旁如鏤的銀花,織金點翠的旗袍,白皙的手指,含蓄的眼神,演繹出心里的萬種風情。

  28歲那年,已經學成出師的王寶斐有了自己的服裝店,她最拿手的,最喜歡做的,還是旗袍。

  說起做旗袍的工藝,王寶斐滔滔不絕,“平常做衣服只要量三圍就可以了,而旗袍卻不同,腰圍、胸圍、臂圍、領圍、袖圍,一共十幾個,一個都不能少。”

  量好了尺寸后,就是裁剪面料,由于技術嫻熟,她基本不需要打紙樣,就可以直接裁剪,“做旗袍最考驗功夫的‘上領’,領圍和領子的數值要算好,要不大不小剛剛合適,大了會起皺,小了會‘吊’著,都不好看。”

  她親手為女兒縫制了旗袍嫁衣

  除了講究裁剪,王寶斐做旗袍,特別看重盤扣。在她眼里,盤扣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說話間,老人家從柜子里翻出了許多旗袍盤扣。“這個是鳳凰扣,適合秋冬厚重旗袍的,這個是菊花扣,適合夏天簡單的旗袍……”盤扣不下20個品種,都是王雪斐曾經盤過的款式。

  雖然機器比較方便,但王雪斐依然堅持最老式的手工盤扣。手工縫制很繁瑣,很累,但她說,手工的比起機器包出來的扣子更顯精致,看起來更雅致,更有“精神頭”。

  一生做了多少件旗袍?王雪斐說根本算不清了。讓她印象最深的,是親手為女兒縫制的旗袍嫁衣。“這件衣服做的時間最長,3米多的面料,做了三四天。”為了體現結婚的喜慶色彩,她選擇了明亮的水紅,并配上金色的包邊。為了展示端莊和大氣,還給旗袍配上了鳳凰盤扣,光盤扣就花了兩天。

  選料、剪裁、量體裁衣,一針一線之間,凝聚的不僅僅是媽媽的手藝,更是深深的母愛。這件美麗、獨特的旗袍,讓女兒成了最美的新娘。

  她希望用旗袍把大家裝扮得更美麗

  在王寶斐家的客廳里,一張彩色照片被放在醒目的地方。照片里是中年的王寶斐,黑色的長發燙成大波浪,珠圓玉潤的身材,裹在一襲墨綠色的無袖旗袍里,很是明麗,這是老人家最喜歡的一張照片。而這一生里,旗袍差不多是她穿的最多的衣服。

  10多年前,王寶斐關掉了服裝店,成了一名社區工作人員。但她對旗袍的喜愛,一直沒有改變,“每次在街上看到適合做旗袍的布料,我都會先買來放家里,等想做的時候就拿出來給自己做。”旗袍幾乎成了她的“工作服”,以致有的人不知道她的名字,但都知道那個“穿旗袍的阿姨”。

  打開王寶斐的衣柜,里面有不少旗袍。每件衣服都有著美好記憶:“這件黑金絲的是去臺灣探親時穿的,這件白色的是去社區上班第一天時穿的,這件綠色的是60歲做壽時穿的……”

  記者去采訪時,王寶斐剛幫鄰居裁剪旗袍回來。老人說自己現在年紀大了,眼神也不好,已經很少做旗袍了,但要好的朋友、鄰居參加演出、出席宴會,找她幫忙做,她會很開心地接下,“我希望用旗袍把大家裝扮得漂漂亮亮!”

  

  

原標題: 王寶斐:與旗袍為伴的大姐

標簽: 衣服 女紅 旗袍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