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桶挑戰”近日風靡全球。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19日接受小米雷軍的挑戰,上午11點30分在臺灣新北市完成淋冰水行動。“冰桶挑戰”規則為:接受挑戰的名人要往自己頭上倒冰水,體驗漸凍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俗稱)感覺,然后點名3個好友參與,拒絕挑戰者就要為漸凍人捐款。雷軍在冰桶淋水后點名香港藝人劉德華、郭臺銘、百度CEO李彥宏;而郭臺銘接受挑戰后則點名日本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美國科學院院士謝曉亮和藝人林志玲三人。
雷軍為什么點名郭臺銘,而郭臺銘又立即予以回應?這說明兩人關系非同尋常。實際上,兩人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商業關系,因為小米的手機就是富士康制造。
國內產業界都把小米手機看作神話,認為它是商業模式創新的典型案例。但這一關于商業模式的崇拜是否合理還值得深究。小米的互聯網銷售模式的確不錯,創造了不俗的業績。但筆者認為,雷軍的成功不是商業模式,而主要是產品,即富士康生產制造的手機,具有可靠的產品質量和性能。如果沒有產品質量的可靠,就沒有小米的成功;如果只是追求商業模式和產品概念,可能會取得相反的效果。
中國手機業曾經遭遇過商業模式的失敗。2000年到2004年前后,國產手機憑著花哨的外觀和全國的銷售網絡以及消費者的熱情,一度曾壓過國外手機,拿下行業的半壁江山。但這一現象并未持續太久,其后國產手機銷售很快下滑,并跌到谷底,原因就在于產品質量方面,老是出問題。當企業沉醉在銷售業績增長之時,較高的返修率卻很難吃得消,并引發大量庫存積壓。
當時多數國產手機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注重商業模式,注重產品外觀設計,注重銷售增長,但對產品質量卻重視不夠,結果漸漸被消費者拋棄———這不能不說是10年前的商業模式之過,讓消費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我這里想強調,重要的不是商業模式,而是產品質量。目前中國企業過于追求商業模式,對產品制造和質量卻不夠重視,這樣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小米只有以好的商業模式銷售富士康制造的好產品,才能取得成功。如果產品質量不好,總是出狀況,雷軍的商業模式再好也會演砸掉。不好的產品賣得越多,得罪的消費者也越多。
再舉個例子,現在汽車業正在反壟斷。進口汽車在中國有商業模式嗎?有,但那是非常壞的商業模式———壟斷賣高價,這是什么商業模式?但進口汽車為什么還能成功?那是因為國產品牌沒有足夠好的產品去跟人家競爭,只能把市場拱手讓人。國外汽車廠商之所以能壟斷市場并取得高價格,所依賴的商業模式其實就是產品。記得有一本暢銷書叫《藍海戰略》,講企業要擺脫競爭激烈的紅海,去尋找沒有競爭的藍海。中國的企業都去讀,要去找藍海。沒想到進口汽車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產品領域,卻在國內市場制造了一個缺乏競爭的藍海。
中國企業和企業家應該為此感到羞愧。汽車產業是現代工業體系的代表和支柱產業之一,如果如此巨大的汽車市場任由國外品牌賺取壟斷高額利潤,我們有何面目去面對以10億計的中國消費者?
原標題: 小米雷軍為何點名郭臺銘“冰桶挑戰”?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