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材料不全,下次再來辦理。”、“您的證明內容不對,下次再來辦理。”……當不少人還在為辦理戶籍來回跑而苦惱的時候,剛入路橋戶籍的韋女士則十分高興,在“路橋戶籍警”微信預審服務的幫助下,她一次性地將戶口從廣西遷到路橋。
昨日,記者從路橋公安局了解到,自7月中旬路橋公安首創“路橋戶籍警”微信服務訂閱號開通的一個多月以來,已受理微信辦證預審50余件,并擁有了500余名粉絲,平均每天都要接受各種業務咨詢四五十條。
臺州首創“微信預審”
市民少跑千里路
韋女士是廣西人,丈夫是路橋桐嶼街道的農村戶口。結婚后,韋女士想把自己的戶口遷到丈夫處,由于夫妻二人長期在廣西經商,時間很少,希望可以一次性地把手續都辦好,省得來回跑。
但有一件事令她十分擔心,韋女士來自農村,但廣西于2005年開始實施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自己的戶口也由農村戶口變成了居民戶口,要遷入丈夫家的農村戶口十分困難。為此,她不知如何開具證明。路橋公安分局戶籍民警侯應秋說:“她帶著疑問聯系到了我們,我們就推薦她關注‘路橋戶籍警’的微信服務訂閱號。”
“在微信平臺上,我們建議韋女士以圖片的形式將戶籍材料傳遞給我們,并與韋女士實時溝通,對韋女士提供的相關材料進行反復確認,直至我們在微信上確認所需全部申請材料無誤后,再通知她來我們窗口辦理戶口遷移。”侯應秋說。
在經過“微信預審”的細心服務之后,韋女士到路橋辦證中心公安窗口一次性辦好了戶口遷移,省去了幾千里路程來回跑的麻煩。
與時俱進,市民紛紛點“贊”
記者從路橋辦證中心了解到,如今,1994年出生的女士都已經到了適婚年齡,前來辦理戶口等業務的市民趨向于年輕化,而這個群體正是使用微信的主流群體,為了適應發展,路橋公安也趕了次“新潮”。
侯應秋告訴記者:“以往來辦理相關證件的市民通常會因為證件不齊、證明內容不對而白跑一趟,并且很多說明在電話里面說不清楚,有了‘微信預審’,辦證群眾可先將證照、文本等申請資料以圖文形式在微信上傳遞,待工作人員對資料進行預審確認后,再前往窗口辦理,避免了因申請資料誤差造成的不必要的來回奔波。”
這樣便民的想法也得到了市民的紛紛點“贊”。據了解,自7月中旬“路橋戶籍警”微信服務訂閱號開通的一個多月以來,已受理微信辦證預審50余件,并擁有了500余名粉絲,平均每天都要接受各種業務咨詢四五十條。
“我們這邊還會接到在路橋工作的外地群眾的業務咨詢,我們也會耐心服務。”侯應秋說。
記者看到,在路橋辦證中心的公安窗口桌面上,貼著醒目的“路橋戶籍警”二維碼。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經過他們的推薦后,70%的民眾會接受關注。
記者體驗:平臺便捷、服務多
如此“新潮”的微信服務,記者不禁也體驗了一把,通過查找微信公眾號,加入“路橋戶籍警”。
記者看到,在平臺主頁上,有工作動態、政策法規和警營閱讀三個版塊。記者嘗試性地發送了“我想咨詢辦戶口”的文字,很快就收到了回復。回復的信息告訴記者,平臺可以提供身份證辦理、戶口遷移等事項的網上咨詢服務,網上辦理部分簡單的戶口事項,并附有路橋公安的咨詢電話。幾分鐘后,記者再次收到回復:“您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您?”
侯應秋告訴記者,“微信預審”是一個創新性的服務,他們還可以提供業務咨詢,例如如何更改名字、辦理相關證件的流程、所需辦證材料等。
原標題: 路橋“微信預審”讓辦證市民少跑冤枉路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