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財經 > 商業 正文
每枚小錢幣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歷史
2014年07月30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岑鐘書老先生收藏的古錢幣。

  “臺州錢幣”收藏拾珍系列報道之二

  臺州古錢幣收藏專家岑鐘書——

  □記者 蔣韻/文 李昌正/攝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在至今已流行了三千余年的中國古泉中,秦漢的貨幣無疑是最為璀璨的一塊:秦始皇統一貨幣,使用“半兩”,奠定了“外圓內方”的形制;漢武帝改革啟用“五銖錢”,貨幣的價值開始以重量來衡量……

  從秦始皇到東漢末年,從半兩到五銖,在長達四百年的時光中,小小錢幣的演變道盡了歷史變遷。日前,我市有名的古錢幣收藏專家岑鐘書老先生向我們娓娓講述古錢幣背后的故事。

  古泉兩大里程碑:秦半兩和漢五銖

  年近八旬的岑鐘書老先生是臺州的收藏大家,錢幣是他花了大半輩子收藏的心血,從史前文明、秦漢、魏晉、唐宋元明清直至今天的貨幣一應俱全。在他的收藏室中,貝殼、刀幣、半兩錢、五銖錢、開元通寶、交子、紙幣等陳列整齊,并配有完整的文字說明,他指指其中幾大盒錢幣說,“中國錢幣歷史數千年,發行使用的貨幣數不勝數,尤其值得一說的是‘秦半兩’和‘漢五銖’。”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圓形方孔的秦半兩也在全國流通,結束了先秦貨幣形狀不一、重量懸殊的混亂狀態,這是古代錢幣第一個里程碑,“半兩的形制是仿玉璧紡輪的圜錢形制而來,方孔圓形,逐漸成為中國制錢的規定模式。后來所謂的天圓地方的觀念,事實上也是以‘秦半兩’為肇始。”

  岑老拿出他珍藏的一盒“秦半兩”,從外形上看,“半兩錢”外圓內方,無內外廓,背平無文;篆書“半兩”二字分別列于穿孔兩側,錢文凸起,據說是丞相李斯所創,筆劃方折,雅卓剛健,“‘半兩錢’形制古雅輕快,錢文端正樸拙,但重量大小相差懸殊。”

  “漢五銖”則是在‘秦半兩’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岑老告訴記者,“從漢武帝時期統一鑄造的漢五銖因其輕重適中,合乎古代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與價格水平對貨幣單位的要求,因而在漢武帝以后的西漢、東漢、蜀、魏、晉、南齊、梁、陳、北魏、隋均有過鑄造,歷時長達700多年,是我國歷史上鑄行數量最多、時間最長、最為成功的‘長壽錢’。”

  “高大上”的王莽古幣

  說到秦漢古泉,就不得不提到赫赫有名的王莽古錢。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約五千年,歷代發行的錢幣有上萬種,其中只有三種,被譽為古錢“三絕”,王莽古幣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7年起,王莽進行了一系列的幣制改革,每次改制的錢幣大小不斷縮小,價卻越來越高,實質上剝削了普通民眾的財富,因此被人詬病,只存在了很短的時期,但這時的錢幣鑄造藝術卻達到了歷代錢幣的一個高峰。

  岑老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枚奇特的貨幣,頭為圓形,身為刀形,形狀像是一把現代人用的鑰匙。他介紹,這是王莽鑄的特大錢幣“一刀平五千”,其中環文“一刀”二字用黃金嵌錯而成,俗稱“金錯刀”,每枚值五銖錢五千個,是中國古代數額最大的錢幣。

  由于其制作精美、造型奇特且存世稀少,“一刀平五千”一向為錢幣收藏者所珍愛。在古代詩歌中也有不少關于此幣的內容,杜甫就曾詩曰“金錯囊徒罄,銀壺酒易賒”。

  除此之外,王莽發行的“國寶金匱直萬”也堪稱空前絕后的奇苑。記者看到,該幣上方為方孔圓錢,錢文篆書直讀“國寶金匱”,下方為一短頸連一方形錢身,錢面有兩條直線,直線內有篆書“直萬”二字。據說,由于制作精巧,《古錢大典》中稱此錢乃絕品,可易黃金千兩。

  岑老介紹,長期以來,古錢幣界對“國寶金匱直萬”有著種種猜測與說法:有人認為是流通貨幣,因為折價太高而沒有正式進入流通領域。也有另外一種意見認為該物并非貨幣,而是藏金柜上的拉手或者裝飾之類,象征著王莽擁金無數。

  小錢幣,大歷史

  “每個時代的錢幣,都有說不完道不盡的故事,這也是我如此癡迷于此的原因所在。”在岑老的收藏中,最小的“半兩”才0.16克,方孔極大,錢體輕薄,岑老介紹,這是西漢的榆莢半兩。當時因連年戰爭、生產萎縮,貨幣不斷減輕重量,這也是貨幣貶值的一種表現。

  岑老說,這種現象并不少見,我國歷代都有小錢,有時亦稱“惡錢”,如雞目五銖、董卓的無文錢、鵝眼錢等都是很輕小的,最輕的錢幣甚至“一千錢長不盈三寸,入水不沉,隨手破碎,數十萬錢不盈一掬”。

  “我們可以看到,亂世如董卓時代國力衰微,錢幣的大小就比前代大為縮減;而至盛世,則飽滿圓潤,分量十足。”岑老說,國力強盛與否直接反映在錢幣的大小質量上。

 

原標題: 每枚小錢幣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歷史

稿源: 臺州商報 作者: 蔣韻  編輯: 王未未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