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外墻瓷磚大量脫落,萬一砸到人后果不堪設想。家住黃巖橘鄉新村的徐友保阿公最近總是“心慌慌”:小區樓房外墻不時脫落的瓷磚讓他膽戰心驚,而且這個現象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一直無人管理。
黃巖橘鄉新村建筑外墻瓷磚大量脫落存安全隱患
外墻瓷磚頻掉落,小區業主“心慌慌”
7月17日記者來到了橘鄉新村,這是一個封閉式的老小區,共有22幢樓房,均為5層樓高,建于上世紀90年代。
樓房外墻分為兩種顏色,一種由藍、白兩色瓷磚鋪成,另一種則是黃、白兩色瓷磚鋪成。
記者在小區轉了一圈,發現其中19幢至22幢樓屬于黃、白兩色瓷磚作為外墻的樓,其外墻瓷磚脫落現象十分嚴重。抬頭便可以清晰地看到樓頂屋檐只剩裸露著的水泥和一些殘缺的瓷磚,四周墻面也有大面積脫落的痕跡,一些墻面的瓷磚雖尚未脫落但已整個“翹”起,十分危險。
“其他幾幢都還挺好的,就我們這幾幢,一到下雨天,瓷磚嘩啦啦地跟雨一起落下來。前階段的下雨天,我們都不敢出門,就怕被掉下來的瓷磚砸到。”84歲高齡的徐友保阿公是位退休干部,住在21幢已經10多年了,他告訴記者,有一次,他剛走到一樓,前腳踏出樓,后腳就有塊瓷磚掉了下來,就落在了他的腳后跟。”回想起當時的場景,徐阿公到現在都覺得有點后怕。
谷先生是21幢5樓的住戶,雖然在最高樓層,谷先生家延伸在外的不銹鋼花架仍被屋檐掉落的瓷磚砸得坑坑洼洼,甚至整根彎掉。記者在他家的陽臺看到一個被砸去一角的花盆擺放在一旁,在它旁邊還放著幾塊從屋頂掉落的瓷磚,每塊瓷磚至少都有一個手掌的大小。“這么大的瓷磚從五樓掉下去,如果砸到人非死即殘。”谷先生很是擔心。
社區物業齊出面,協商結果不如意
為此,記者詢問了社區居委會和小區物業相關人員,橘鄉社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9幢至22幢房屋的建造時間與周圍房屋相差不久,都是1993年建成的。“究竟是時間久了自然脫落,還是房屋質量問題,我們無法判斷。”該負責人說,“這得問當時的建造商,具體情況我們也不了解。房子建好已經20多年,早已過維修期。我們向住戶提議由物業提供幫助,對外墻瓷磚的維修進行評估,費用由小區住戶平攤,但一直都沒有落實下來。”
小區物業相關人員表示,他們今年才接手橘鄉新村的物業管理,所收的物業費用本來就不高,物業費用中不包含對于小區外墻的維修費用,他們愿意請師傅對外墻瓷磚維修進行評估,為業主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但是至于維修需要的費用,物業表示無法承擔。
對此,20幢住戶周女士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我們已經付了物業費,現在出了問題,為什么還讓我們掏錢。”
建筑外墻瓷磚脫落,誰來擔責
記者隨即聯系了黃巖一家律師事務所的谷律師,谷律師認為,如果建筑物外墻瓷磚還在保修期內,瓷磚掉落傷人,可以找房產公司賠償;如果過了保修期,小區有物業公司的,因物業公司有責任定期維修,物業公司要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建筑物外墻瓷磚過了保修期,小區又沒有物業公司,則只能找整幢樓的居民賠償。
“因為建筑物外墻瓷磚本身屬于建筑物的一部分,對于建筑物傷人事故,法律有相應的規定,損失由建筑物所有人來承擔責任。”谷律師說,對于屬于單位或者個人的房屋,發生建筑物傷人事件的責任主體很明確,就是由單位或個人承擔責任。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一個人都應該對自己居住的大樓所存在的瓷磚隱患多加關心,以避免意外的發生。
原標題: “飛天瓷磚”讓小區業主心慌慌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