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浙江民營企業的一舉一動向來頗受外界關注。今年以來,有媒體將浙江局部地方發生的民間借貸風波、企業擔保鏈危機進行局部放大式的觀察,說“大企業批量死亡”,“浙江老板跑路潮再度來襲”,出現“大面積的企業倒閉潮”。
實情到底如何?記者最近從工商部門得到的一份上半年浙江市場主體發展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新設企業10.7萬家,增長速度迅猛,達21.1%,新設企業數位列全國第四;注銷企業2.4萬戶,和在冊的116萬戶企業相比,僅占2.0%。
“所謂‘倒閉潮’并沒有出現,這是外界對浙江經濟的誤讀。”浙江省工商局有關負責人以數據說話:最近三年,浙江新設企業逐年遞增,年均凈增2萬戶左右。注銷企業則呈現“微弱增長”的態勢,浙江每年的企業注銷數在1到2萬戶之間,不到在冊企業總量的2%,注銷企業年均凈增僅4000戶左右。
這位負責人認為,浙江民企有鄉土崛起的靈性、有市場摔打的韌性、有應對危機的活性。在加大力度調結構、抓轉型的浙江,關停并轉力度加大,新生企業、注銷企業均有增加,本身就是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正常結果。
茶杯里的風暴
浙江是民營企業大省,民企的地位舉足輕重。一位專家認為,在整個宏觀經濟基本面仍然從緊的情況下,加之長期積累的素質性、結構性矛盾,浙江少數企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事實,但從新近發布的半年經濟數據看,浙江整個經濟基本面穩中有進、進中趨好。一些企業的問題是身處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重重影響疊加的結果,是浙江經濟轉型之痛,對整個經濟基本面而言只是“茶杯里的風暴”。
上半年,全省新注銷的市場主體(包括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兩大類)14.5萬戶,同比下降21.1%。新設市場主體36.2萬戶,同比增長7.4%。“這兩年,著眼于提升民營經濟整體素質,浙江大力推進‘個轉企’,所以個體工商戶注銷的比較多,占了市場主體注銷數的大頭。”前述專家如是分析。
外界對浙江民企生生死死的關注多以制造業為例,浙江制造業確實和其他先發地區一樣,遭遇到較大的轉型壓力,但報告顯示,到6月底,全省制造業企業在冊40.9萬戶,仍然比年初增加1.5萬戶,環比增長3.7%。
主動調整的結果
今年初,溫嶺大東鞋廠一場大火引起全省上下震動,當地政府痛下決心,堅決摒棄“帶血的GDP”,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開安全生產大整治行動:一萬多家鞋企全部停產,逐家審核。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全部關停,存在安全隱患的出租房屋全部關閉,違法建筑一律拆除……
現在,溫嶺全市鞋企總量驟減一半,與此同時,鞋企稅收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規上鞋企產值同比增長10%。
自去年以來,浙江打出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換三名”等一系列轉型升級組合拳,在這個過程中,大量違建、不合規、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或是主動關張、或是被依法關停。這些企業的關停并轉是各級政府主動“斷腕”、率先轉變增長方式的結果,也是近年來浙江企業等各類主體退出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
截至2013年底,浙江273家鉛蓄電池企業關閉216家,1544家電鍍企業關停淘汰734家,180家制革企業關停102家,印染、造紙、化工行業共取締非法企業92家、關停淘汰1029家。
在浦江對水晶加工業“壯士斷腕”式的行業整治后,全縣關停水晶加工戶1.4萬余家,水質卻從全省末位到率先達標。同時,浦江水晶加工業低小散狀況得到明顯改變,水晶加工公司制企業突破了1000家,注冊資本500萬以上的增加到28家。
折射經濟“新常態”
對走在市場經濟前沿的浙江而言,一個經濟穩增長、轉型全面展開的“新常態”正在開啟。浙江經濟告別了過去的“高歌猛進”,進入中速增長區間。報告顯示,浙江市場主體正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企業在冊數比去年同期增長17.3%,在市場主體中的占比從去年的27.4%提高到29.6%,企業注冊資金的增長(20.4%)快于數量的增長(17.3%)。特別是注冊資本由實繳制改為認繳制后,注冊資本大幅增加,上半年浙江新設市場主體注冊資本達4340.9億元,同比增長70%,其中企業注冊資本4042億元,增長79.2%。
在浙江的新設企業中,很大一部分增長來自于第三產業。這顯示了浙江產業結構正從“二三一”向“三二一”轉變。在浦江,今年上半年新增企業599家,其中有212家為專營互聯網銷售企業,互聯網產業正成為浦江縣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全省來看,體現知識經濟、創新驅動等“軟實力”的行業呈現出爆發式增長:上半年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新設企業增速明顯,增幅分別達到105%、83.2%和62.7%。
抓住改革機遇,嗅覺敏銳的浙商格外青睞與金融相關的行業,如資產管理、財富管理、金融服務外包等,這類新興行業市場主體上半年達到了3500家,同比增長了84.17%。
原標題: 浙江新設企業數全國第四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