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7月18日訊暑假來臨,不少學生會趁著假期出門旅游,而不放心孩子自己游玩的家長會選擇考慮給他們報個旅游團。有不少網友爆料,一些旅社的“跟團游”暗藏玄機,看起來價格低廉,實際存在陷阱,游客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騙。
低價跟團,半途被要求再加錢
臨海應女士前不久剛從云南回來,提起這次旅行,她心里滿是怨氣,“我們這一路玩過來,景點沒看多少,前后倒加了不少的錢。”
應女士介紹說,為了旅途方便,她在昆明火車站附近的一家旅行社報了跟團游,在該旅行社工作人員的介紹下,選擇了一套較為經濟實惠的旅游套餐,可是沒想到,這一路不僅沒有玩痛快,中途還貼了不少錢。
“不少景點的門票都是要自己買就算了,需要加錢的項目都是等到了景點后再跟我們講。”應女士稱這些內容合同上并沒明確寫出,導致自己被“騙”。更令她氣氛的是,在麗江前往香格里拉的途中,導游竟在中途讓他們再加300塊錢,聲稱是另外一項活動的費用,在有游客提出拒絕參加時,導游則表示如果不加錢,那游客只能半途下車。無奈,應女士只好加了這300塊錢。對于這種強制消費的做法,不少游客表示難以接受,但又因出門在外萬事圖個方便,只好忍受。
應小姐的這種經歷并不少見,論壇有網友吐槽過自己被坑的經歷:“跟團就是找罪受,景點沒看多少,購物點倒是一個不落地逛完了。”還有網友說,跟團旅游,吃不好睡不好,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情,看看團費和機票的對比就知道了,千萬不能為貪小便宜吃大虧。
跟團旅游,小心常見的幾個陷阱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近年來旅游亂象層出不窮,一些打著超低價游、購物旅游旗號的旅游團最終讓旅游消費者蒙受經濟損失,少數“黑景點”“黑導游”等甚至危及旅游消費者的人身安全。
上海鐵警游客在選擇旅行套餐時,要擦亮眼睛注意提防旅行社設置的消費陷阱。
一、導游誘購
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景點少,購物點多,導游司機為了多拿回扣,引導游客購物的時間太長,嚴重影響行程。并且,帶游客前往的購物點商品價格虛高,游客購物上當的情況屢屢發生。
二、廣告誤導
這是常見的陷阱之一,游客購買的旅游套餐上的廣告承諾往往難以兌現,例如,免費看景點、免費送回駐地等,消費者的實際支出遠遠超出約定。
三、不履行合同內容
旅行社在給消費者安排吃住游等方面與雙方簽訂的合同不符,條件遠差與合同承諾。
四、隨意轉團
一些旅行社由于報名游客太少,組不成一個團,在游客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這些游客轉給其他旅行社,由別社負責帶團,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的權益得不到保障。
五、嘗鮮新景點
大部分所謂的新景點其實是工地,旅游公司抓住游客喜歡嘗鮮的心理,把一些正在修建或正在籌劃的旅游景點說的天花亂墜。
六、無法成行的路線
一些旅行社為了省錢,故意設置“行程陷阱”。其運作方式是,由組團社在旅游行程表中設置一兩個無法成行的旅行線路,這在旅游廣告上難以被輕易發現。在進入旅游地之后,便可以各種理由更改行程。
七、旅游合同藏貓膩
一些旅行社從不主動與消費者簽訂旅游合同,即使簽了合同也會在行文中出現很多加重消費者責任,免除旅行社自身責任和義務的條款。
原標題: 廉價跟團游暗藏陷阱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