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時,大家一定要注意檢查家中的門窗是否鎖上……”6月25日晚上,臨海市古城街道花街社區黨員小陳戴上“紅袖章”和其他巡防隊員一道,開始在社區內進行義務夜巡。
從去年7月開始,該社區的200多名黨員治安巡防隊,配合社區警務室開展治安巡防活動。花街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海玲介紹,組建黨員巡防隊一年來,社區刑事、治安案件有了明顯減少。
臨海市政法委副書記、平安辦主任宋江涌告訴記者,今年,該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在控發案、漁業船舶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學校及校園周邊安全等八方面進行專項行動,著力解決影響臨海“平安建設”的突出問題。
截至2013年,臨海已連續9年獲得省級“平安市”稱號,朝著“十連冠”目標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大巡防”:使平安進家入戶
花街社區黨員巡防隊只是臨海巡防隊伍其中一支。目前,該市已組建專職、義務“治安巡邏”隊伍850余支,隊員總人數達到1.1萬余人,他們已成為臨海維護社會治安的一支重要力量。
今年4月,大洋街道出現多起夜間砸汽車玻璃進行盜竊的案件,群眾反映強烈。大洋派出所迅速調整巡邏模式,在24小時保證轄區街面有8-12人的巡邏警力負責路面治安巡邏和蹲點伏擊抓現行外,還組織了50余人的義務護村隊針對小區和村莊開展夜間巡防,最終在4月中旬成功抓獲盜竊人員。
如今,在臨海街頭小巷,總能看到這些流動的紅色“風景線”。一個個臂戴“治安巡邏”標識的“紅袖章”,讓犯罪分子震懾。
“大監控”:讓罪惡無處可藏
6月20日上午,記者在臨海市公安局看到,各種治安信息隨時反映在110指揮中心屏幕上,一旦發生重大警情和突發群體事件,通過110指揮通訊系統、警用GPS系統、移動警務系統,街面警力第一時間就能抵達現場。
去年上半年,臨海啟動第四期“天網工程”,計劃用三年時間投入近1.3億元,進一步改造提升以治安卡口、交警卡口、治安視頻為基礎的社會管理視頻監控系統。
今年5月,沿江鎮石牛村附近發生轎車撞倒行人后逃逸的案件。傷者郭某的丈夫只記得車子是越野車,顏色是白色。交警根據這些信息和事故發生的時間,通過“天網”迅速鎖定一輛白色豐田車。當晚,肇事者孫某就接到交警隊通知,要求立即投案。
目前,臨海全市接入社會管理視頻監控的攝像頭總數已將近7000個,全天候、全方位、多角度的立體治安監控網絡已經形成。
臨海市110指揮中心主任陳紹統介紹,隨著該市控發案能力不斷提升,今年上半年該市搶劫、偷竊等侵財型案件發案率同比降低近6%。
“大聯動”:將隱患消于萌芽
“您好,請您先登記一下。”20日中午,當記者來到臨海小學采訪時,執勤的學校保安要求出示證件,在詢問了來校事由后,并進行登記。翻開登記本,每天來訪信息赫然紙上,一目了然。
“平安校園建設是平安臨海創建的重要內容,目前已開展實施了‘校車安全工程’、‘飲食放心工程’、‘校園治堵行動’……”臨海市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金良曉告訴記者,校園安全涉及千家萬戶,近年來,臨海高度重視學校安全工作,公安、教育、衛生、消防、市場監管、司法等多部門聯動,切實維護學校的安全穩定。
臨海市教育局安全管理科朱雄偉介紹,截至目前,臨海所有中小學都建有校園警務室,并按照學校班級數量配備相應人數的保安,統一著裝,配備包括橡膠警棍、辣椒水、防刺背心、防割手套、鋼盔等在內的八大件。
同時,該市所有中小學校園的重點位置也都已安裝攝像頭,校園警務室里的報警器均與110聯動,而公安、消防、市場監管局等人員也要定期到學校幫助檢查指導,堅決杜絕校園安全隱患。
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王琪告訴記者,中高考期間,該局對學校食堂、校園周邊的餐飲店進行重點檢查,確保兩考順利進行。
原標題: 臨海“八大專項行動”護平安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