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至17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馮明率調研組一行來我市,就臺州防洪排澇工作開展調研并聽取匯報。市領導薛少仙、王金生、鄭米良參加調研活動。
臺州是臺風暴潮洪澇災害頻發地區。除了屢受臺風影響,我市東部沿海區域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又極易發生大暴雨、特大暴雨,加上溫黃平原、大田平原排澇標準低,常常“大雨大澇,小雨小澇”。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科學治水方針,高起點規劃建設,加快構建防洪排澇工程體系。目前,全市共建有各類水庫345座、山塘約12300座,總庫容19.3億立方米。現有一線海塘405公里,建有標準海塘360.1公里。另外,我市內陸沿溪城市城區防洪標準基本達到20-50年一遇,沿海平原城市城區防潮標準達到50年一遇以上。
今年,為重點提升城鄉易淹易澇地區排澇能力,我市共安排城市排澇水項目187個,計劃投資超過6.7億元。目前,已完成27個項目,同時開工75個項目,已投入資金約1.43億元。
在臺州期間,馮明一行實地調研了椒江海塘十塘、十一塘連接段工程現場及洪家場浦工程出海閘、黃巖永寧江堤防工程以及溫嶺市區排澇工程和“三河”整治情況等。對于臺州上下對防洪排澇工作的重視以及各項工程的順利推進,馮明均給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要科學規劃,不斷健全防洪排澇規劃體系;因地制宜,不斷優化城市防洪排澇格局;統籌推進“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各項重點工作。在防洪排澇工程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抓進度,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環保意識,鞏固整治成果,建立長效機制。
原標題: 省人大在我市調研防洪排澇工作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