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市政協主席元茂榮率副主席馬世宙、徐仁鶴、張蘊華、鄭薦平及部分市政協委員和環保、水利、建設等部門相關負責人,赴溫嶺和黃巖開展重點水利工程專題調研活動。市委常委、黃巖區委書記陳偉義在黃巖陪同調研。
元茂榮一行首先來到溫嶺市九龍湖。正在建造中的九龍湖生態濕地公園總面積5.6平方公里,相當于杭州西湖的水域面積。目前正在規劃建設濕地公園一期項目,規劃面積1.23萬平方公里。項目總投資2.94億元。公園建成后,將集休閑、健身、旅游、觀賞等功能于一體。元茂榮表示,在開發中,要注重保護九龍湖原有的濕地生態,把好湖泊上游來水的水質關,使九龍湖真正成為城市中的一顆“明珠”。
隨后,元茂榮等來到位于溫嶺西部溫嶠鎮境內的江廈排澇隧洞工程。該工程是溫黃平原金清水系三大防澇骨干工程之一,于1993年開工,2000年竣工通過驗收。它的建成,改變了溫嶺境內澇水單一東排入海的歷史,形成了東西雙向泄洪格局。元茂榮詢問了工程的運行管理情況。今年以來,該工程已排澇20潮次,排澇水量約3000萬方。
在黃巖,元茂榮一行先后實地踏勘了永寧江治理工程和東官河綜合整治工程。永寧江治理工程是為解決因長潭水庫建庫而導致的永寧江排澇防洪能力大幅下降的問題。工程分為兩期,其中一期永寧江大閘樞紐工程已投入運行。東官河綜合整治工程河道治理總長18.59公里,工程總投資19.5億元,建成后,可增加約23萬平方米的水域面積,提高防洪調蓄和航運能力,實現市區水環境改善。該工程目前正在為今年內開工作準備。元茂榮詳細了解了兩大工程的進展情況。
調研中,元茂榮強調,要高舉生態理念,堅持科學治水,尤其要統籌防洪排澇和水環境治理的關系。要把水系規劃中的防洪排澇和城市供水、排水、雨污分流等綜合考慮、形成系統,防止出現“雨水來了愁抗洪、雨水不來愁治污”的問題。在水環境整治中,政協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感,發揮自身優勢,通過調研等多種形式,更好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建議和依據。
市政協秘書長陸修釵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