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母豬和母狗來尋找
要吃松露,先得去“獵松露”。但這并不是真的荷槍實彈入林打獵,而是去尋找生長在林子下30~50厘米,被枯葉和泥土覆蓋的松露,采挖松露的人被叫作松露獵人。
在盛產松露的地區,每年當10月-11月松露成熟季節來臨,往往會有多達兩三千人入林尋挖,專職以此為生的人也為數不少。
松露生長和成熟在橡樹、櫸樹或松樹下,且深藏在地表中,表土似乎毫無生命跡象,同時菌體表面還覆蓋著魚鱗一樣的片狀物,因此肉眼極難發現,采集不容易,各國松露獵人使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一般來說,入林尋寶通常要牽一頭經過訓練的母豬或者母狗,人們稱之為“帶著鼻子去打獵”。因為成熟的松露能散發出一種類似動物雄性激素的氣味,誘導雌性動物進行追尋。憑借靈敏的嗅覺,母豬和母狗能準確地引領主人發現寶貝。尤其母豬對這種美食向來垂涎欲滴,一旦嗅到了松露的蛛絲馬跡,立即陷入狂喜,刨地三尺也要將土里的松露拱出來吃掉。
由于“尋松豬”一刨出松露就會大口吞食,因此近年法國人開始訓練“尋松狗”代勞。一只訓練有素的“尋松狗”,價值近3000歐元。“尋松狗”找到松露后會原地趴下,讓主人以小彩旗插好作出標記。但母豬的尋找能力比狗強,飼養成本也低得多,這又成了部分獵人依然喜歡用它的原因。
意大利人訓練“尋松狗”有一套好辦法,但要經過一番耐心。在尋找松露的前一夜,主人通常讓獵狗不吃不喝,這一招令獵狗在入林后,會更努力地去尋找松露來換取獎勵,比如面包和奶酪。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