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有進有退”?期待“雙向擴容”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與IPO二次重啟同樣吸引眼球的,是首家退市央企的塵埃落定。*ST長油也是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以來,滬市唯一進入退市程序的上市公司。而在深市,過去兩年也僅有*ST炎黃和*ST創智被摘牌。
“進易退難”甚至“只進不退”,意味著A股幾乎失卻了應有的新陳代謝功能。
“退市制度不完善,IPO卻源源不斷,這讓投資者誤以為股市的承載力是無限的。”財經評論員熊錦秋說,沒有IPO、沒有融資功能的股市是不正常的,但沒有投資功能、沒有健康退市機制的股市更不正常。
在呼吁為股市構筑“有進有退”健康生態的同時,實現股票供給和資金供給的“雙向擴容”,也成為不少業界人士的期待。
在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市場總監桂浩明看來,投資者之所以恐懼擴容,說到底就是擔憂供求不平衡,市場資金不足。2007年以后,A股市場基本上就沒有獲得過有一定規模的增量資金流入,而各種形式的擴容分流股市資金的狀況則一直在延續。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余額寶等固定收益類產品更對市場短線資金形成了明顯的分流。
“近年來股市只有股票的單向擴容,市場即便保持住了總流通市值的基本穩定,個股股價仍會不斷下跌,交易重心逐漸下移。”桂浩明說,A股市場擴容是必要的,但擴容應該是雙向進行,即不僅僅增加股票供應,同時也要增加資金供應。
事實上,過去幾年中管理層試圖多途徑吸引境內外長期資金入市,包括提高養老金、保險資金入市比例,增加QFII額度、醞釀推出“滬港通”試點等。然而改革初衷要轉化為最終的效果,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A股本身具有足夠的財富效應。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