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融資功能恐遭“過度開發”
IPO二次重啟漸近的同時,另一重擴容壓力也接踵而至。廣匯能源4月25日發布首份優先股發行預案,優先股試點悄然啟動。一些媒體報道稱,工、農、中、建四大行和浦發銀行預計最快上半年就將發行優先股,總額度高達3700億元。
新股發行和優先股同時撲面而來,讓部分業界人士擔憂A股融資功能或遭“過度開發”。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表示,按照目前國內的無風險利率水平分析,優先股的普遍利率需要達到10%左右,才能夠起到吸引資金參與的目的。企業能否支付如此高的利息尚待觀察,而在相關的附屬條款中,優先股在公司業績惡化時可以不付息,甚至也不用還本。
“在當前極度疲軟的市場環境下,IPO重啟將使得新股融資規模大幅提升,優先股又成為部分上市公司實現圈錢的有效渠道。”郭施亮說。
專家的質疑并非空穴來風。有統計顯示,1990年至2013年,24年間A股共通過新股發行和增發、配股募得5.32萬億元資金。同期,A股分紅總額為3.38萬億元。但若扣除交易印花稅、傭金等成本,再按照普通投資者持股比例30%估算,中小投資者獲得的分紅總額僅為7000億元左右。
伴隨市場持續低迷,過去幾年中A股持倉賬戶縮水已經超過300萬戶。一些散戶則干脆銷戶,以“腳投票”的方式表達對股市“重融資、輕回報”的不滿。有專家警示說,在這一背景下,A股若仍維持“為融資者服務”的狀態,不排除將有更多投資者選擇離場。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