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一”關注四類理財渠道
明日將迎來“五一”小長假,為避免資金閑置,應關注一些穩健理財產品,從中尋找最佳的理財方式,讓小長假“賺錢不打烊”。
方式1短期理財產品
目前已迎來理財產品的發行小高潮,尤以高收益的短期理財產品最多。這類節前短期理財產品收益比普通產品高,資金流動性強,適合短期內需要使用資金的穩健型投資者。產品投資門檻一般為5萬-10萬元,有些1-3個月的短期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可達6%;還有些開放型理財產品,可隨時申購贖回,年化收益率也可達到4%。
方式2通知存款
通知存款是指不約定存期、支取時提前通知銀行、約定支取日期和金額方能支取的儲蓄,分為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目前,1天通知存款年利率為0.8%,7天通知存款年利率為1.35%,但投資資金要達5萬元。但存款人若未提前通知就支取資金,銀行將按活期利率計算。通知存款收益率比銀行活期高幾倍,如7天通知存款年利率約是活期的4倍。
方式3 “寶”類理財
當前很多“寶”類理財都有“產品庫”的功能——多種投資標的可選,投資者可從產品庫中選取自己更為看好的貨幣基金或債券型基金。近期表現較為優異的“寶”類產品,折算下來已有接近5.5%的年化收益率。“寶”類理財可概括為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貨幣基金流動性較強,且收益率是活期存款的約11倍,但貨幣基金通常會在節前2天暫停大額申購。因此,今日可轉向投資“‘寶’類貨幣基金或者‘寶’類債券型基金”。
方式4債券逆回購有證券賬戶的投資者還可以考慮債券逆回購。逆回購是指投資者將自己的資金借出去給融資方,融資方給予投資者利息,最常見的為1天、7天和14天的逆回購品種。由于債券逆回購屬資金拆借行為,因此每逢月末、季末和年末各家銀行大力吸存的關口,資金拆借需求高企,也常常推動逆回購利率的走高。目前1天期的國債逆回購收益率最高已達到了6.85%,是活期利率的近18倍。由于逆回購品種基本無風險且假日仍可享受收益,“五一”期間閑置資金可借助該品種享受假期收益。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