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P2P成非法集資新渠道 最大涉案額超5億
2014年04月22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原標題:監管層:P2P成非法集資新渠道

  昨天,本報報道了P2P行業亂象,揭開其成為非法集資溫床的冰山一角。同一天,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張君在防范打擊非法集資新聞發布會上即表示,“P2P行業已經成了非法集資的新渠道。”相關監管部門已經發現幾十家P2P平臺涉嫌非法集資,其中最大涉案金額超過5億元。

  非法集資是以最大限度騙取資金為目的,對公眾危害極大。劉張君表示,三種P2P模式可能就涉及到非法集資,投資者需要格外提防。第一種是做資金池。這些P2P網絡平臺,通過將借款需求設計成理財產品出售給放款人,或先歸集資金,再找借款對象,使放貸人資金進入平臺賬戶,產生資金池;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遇到了“將錢打入公司賬戶”的P2P平臺,就要三思而后行;第二種是貸款平臺根本沒有盡到借款人身份核實的義務,默許其在平臺上發行虛假消息,向投資者募集資金;第三種則是平臺本身發布虛假消息,利用資金錯配,玩起借新還舊的旁氏騙局,在募集到大量資金之后,或用于自身生產,或直接捐款潛逃。

  “P2P其實就是一個中介,不能忘記中介的身份。”劉張君表示,監管層在鼓勵P2P創新的同時,也劃定了P2P平臺不可逾越的紅線,P2P不得提供擔保、不得做資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眾資金。

  此外,劉張君昨日表示,目前銀監會已對P2P行業的監管進行研究,并將盡快出臺相關監管辦法。而業內有樂觀人士認為,相關細則或將在今年年底就會出臺。

  由于一直處于無監管的狀態,讓原本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P2P行業變得千瘡百孔,雜草叢生。而P2P行業者自嘲的無門檻、無監管、無標準的“三無”時代,或將過去。

  -縱深

  非法集資已從線下向線上轉移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給了非法集資一劑催化劑。昨日,在防范打擊非法集資新聞發布會上,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張君表示,非法集資的發案數量、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繼續處于高位,達歷年來第二峰值。

  據劉張君介紹,隨著互聯網發展,非法集資已經從線下向線上轉移,通過網絡渠道,這些非法集資信息得以加快傳播和擴散,不少不法分子更是利用新興領域的法律模糊界定,進行非法集資。

  “是否向社會公開宣傳,是鑒定是否是非法集資的重要依據之一。”劉張君透露,目前銀監會已經牽頭,對網絡非法集資采取預報警監控,“通過舉報、投訴、互聯網數據分析等方式,和此前案件發生的各種要素聯合起來,目前已經收集了一批容易發生非法集資案件的預警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長羅國良表示,除了網絡傳播外,向公眾傳播可能還包括標語、宣傳字畫、宣講會等,通過口口相傳并承諾通過貨幣、股權等作為回饋,發起人明知非法還加速推動的做法,也是向公眾傳播的方式之一。根據規定,界定非法集資,應同時符合非法性、利誘性、公開性和社會性。

  -警示

  警惕非法集資披上新外衣

  非法集資也向著其他新興行業蔓延。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韓浩透露,很多非融資性擔保公司、投資咨詢等中介機構,公開“代人理財”,大肆非法集資;許多小額貸款公司、私募股權投資等融資性機構,超范圍經營涉嫌非法集資;一些農業專業合作社以入股分紅為誘餌,吸收農民資金投資異地或放高利貸。

  “這些新手段,有的是借助假冒的民營銀行名義吸收存款;有的則是打著養老旗號,發放小禮品、提供養生講座和免費旅游。”韓浩提醒投資者,在投資時,除了要考察機構是否合法注冊外,也要思考回報與模式之間的合理性,不要盲目投資高收益的項目,畢竟非法集資不受法律保護,參與非法集資要風險自擔。

 

  

來源: 北京晨報  作者:  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