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未離身人未走剛存進的2100元一分鐘被轉走
領了工資存進銀行,一分鐘后就被轉走了
王先生是陜西人,在洪家的一家工廠打工。
3月20日,他領了2100元工資,覺得現金放在身上挺不安全,當天下午2點半左右,就到附近的儲蓄所把錢存起來。
2點44分,他收到存款成功的短信,正準備回去,聽見手機又響起來了,王先生打開手機一看,一條短信讓他傻了眼———
“您尾號825賬戶轉出金額2106元,余額0.5元。 ”
這條短信跟存錢成功的短信前后就差一分鐘,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銀行提供對方信息
王先生多次撥打電話均無人接聽
一開始,王先生以為這是條詐騙短信,但詐騙短信怎么會跟得這么及時?王先生趕緊咨詢儲蓄所的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幫他查了一下,發現事情是真的,錢的確被人轉走了。工作人員說,這可能因為王先生的個人信息被泄露了。
“可能有人入侵了手機,或者是給他手機安裝了木馬。”儲蓄所的工作人員解釋。
根據反饋消息顯示,轉走王先生錢的這個人叫謝小芳,浙江平陽人,銀行卡是在廣西南寧辦理的,但和銀行卡綁定的手機號碼歸屬地卻是杭州的。對于錢被轉走的問題,儲蓄所說他們也受理不了,一時也沒法解決。
之后,王先生根據儲蓄所提供的號碼多次撥打謝小芳的手機,但是一直無人接聽。
公安部門目前已受理此案
日前,記者來到王先生存錢的這家儲蓄所了解情況。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王先生所說的事情屬實。
“我們是不可能泄露用戶個人信息的,最大的可能是他的個人信息被人盜走了,對方通過一些技術手段提取到了王先生的一些基本信息。”儲蓄所工作人員金先生說。
而對于那名叫謝小芳的人在王先生不知情的情況下把錢轉走,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不能隨意處理謝小芳的賬戶。
“即使我們有權處理,也需要證據,我們不可隨意凍結客戶的賬戶,除非公安部門做出鑒定。”金先生說。
記者了解到,王先生用的是一款智能手機,但手機里沒有安裝安全軟件。
王先生說,他在洪家打工,一個月收入也不高。現在2100元錢沒有了,很心疼,他希望公安部門能盡快把錢給追回來。“不知道公安部門能不能跟南寧那邊協調一下。”
隨后,記者來到椒江公安分局洪家派出所,一位民警告訴記者,王先生之前已報過案,警方目前已受理。案件受理后,會按照程序,進入偵查階段。
專家建議銀行卡密碼不要設置得太簡單
對于王先生的遭遇,記者隨機采訪了我市的一些市民。多數人表示,還是頭一次聽說有這樣的事。
“我開通了網上銀行,但為了安全起見,辦理業務的話還是會跑到銀行柜臺。”市民張先生說。
洪家派出所的民警說,最近這類案子發生的還是挺多的,希望大家謹慎防范。“比如,銀行卡密碼設置不要太簡單,而對于網上發來的信息,自己要留個心眼,核實一下。”
記者了解到,手機銀行雖然便捷、實惠,但也存在安全風險。智能手機一旦感染手機木馬,就會在后臺監聽用戶的輸入信息,捕獲到用戶銀行密碼后通過短信發給黑客,對方一旦遠程修改密碼,就可進行轉賬操作。因此,專家也建議,使用手機銀行,用戶要做好以下幾條:妥善保管好手機和密碼、設置合理的轉賬支付限額、開通及時短信通知服務、提防虛假WAP網址和網絡釣魚、使用完手機銀行后應及時清除手機內存中臨時存儲賬戶、密碼等敏感信息。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