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田間地頭變身旅游景區
農家樂成批涌現
生意火爆
從喧囂的城市到寧靜的鄉村,除了欣賞山野風光,怎么能不品嘗農家土菜。近幾年,賞花節興起的同時,各式各樣的農家樂也應運而生。
“村里有30多家農家樂,都是舉辦桃花節以后逐年發展起來的。”臨海市括蒼鎮舉辦的第六屆桃花節,嶺溪村的顧靈飛也投身到農家樂大軍。她將自家的老宅裝修一新,推出一日三餐加住宿的“桃園民宿休閑套餐”,頗受游客歡迎,尤其到了周末,生意十分火爆。
據工作人員初步統計,今年括蒼鎮桃花節共接納游客12萬人次以上,帶來旅游收入超過360萬元。賞花節促進了農家樂發展,農家樂也成為賞花節的一大亮點。“賞桃花、住民宿、吃農家菜”,是游客們赴括蒼鎮桃花節的三大理由。
同樣,仙居縣第七屆油菜花節的舉辦,也使附近的農家樂大放異彩。“油菜花節開幕前一周,桌位就被預訂一空,臨時來的游客幾乎無法接待。”革新休閑農莊負責人王洪武說,開幕式當天,農莊40張桌位座無虛席;隨后兩周,平均每日接待顧客20桌左右。
“雙廟鄉原先以農業收入為主,油菜花節為景區帶來了餐飲、休閑、農特產品、小商品等收入,尤其是農家樂,為農民增收十分可觀。”仙居縣旅游局的陳敏說。
農戶成新興商戶
商品供不應求
3月23日上午,天臺縣平橋鎮張思村口,鑼鼓喧天,人頭攢動,首屆田園花海節開幕。廣場周邊以及步道兩旁,富有特色的農特產攤位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早晨4點多鐘就來了,生意比平時在店里好多了。”50歲的陳佩佩是張思村村民,在天臺縣城開了一家土特產超市。她從店里帶來的高山紅薯粉、華頂筍茄、香糖雞、天臺糕點等商品幾乎脫銷,有的游客一買就是十幾包。
花海節期間,張思村沿街共設100多個攤位,出售、展示商品包括農副產品、小吃、奇石、花卉、盆栽等,開幕式當天接納游客7萬人次以上。“原本長在地里無人問津的桃樹,經過統一規劃和資源整合,竟吸引了這么一大群游客前來觀賞。”張思村書記陳肖飛驚喜中帶著意外。
天臺縣農村工作辦公室經濟發展科科長嚴本徠說:“賞花節讓當地不少農民成為新興商戶,主要帶動了特色農業產業(果蔬、茶葉、筍竹等)、文化產業(工藝品等)和服務業(餐飲、住宿、旅游、休閑等)三大產業。”
同樣,括蒼鎮嶺溪村的村民們也借著桃花節的春風,在主干道兩旁設攤展銷土特產和農家美食。村民自家曬制的咸肉、筍干、番薯干等尤其走俏,游客們先嘗后買,紛紛豎起大拇指。
農特產品借勢宣傳
成效漸顯
3月28日至30日,記者回訪了平橋鎮張思村部分商戶,花海節開幕式當天一座難求的農家樂開始降溫,而在花田附近派發傳單的果蔬農戶卻傳來了好消息。
“周末游客爆棚,農場里的草莓根本不夠賣,沒紅的都被摘走了,還有人預約下周來摘。”五州果業的施森標喜滋滋地說,“去年從元旦到5月初,草莓一共賣了20多萬元;今年才3月底,已經賣了近30萬元。”
五州果業位于天臺縣西部農業園區。花海節期間,園區多家農業合作社帶著產品到廣場展示并現場銷售,但農戶們并未料到,短短幾天的宣傳,能夠帶來如此大的效益。
同樣位于西部農業園區的鼎豐櫻桃合作社,也在短短一周內接下了數筆訂單。“櫻桃要4月下旬才成熟,我們只能帶著櫻桃樹盆栽去廣場展示,并分發宣傳單。沒想到不少人打進電話咨詢,已經有好多人預約采摘了。”負責人丁良斌說。
此外,他還在農業園區承包了一口魚塘,一周盈利近3萬元。“超出往常營業額好幾倍,這得益于花海節吸引了大量游客。希望這股賞花的人氣能一直持續下去,讓合作社的櫻桃熱賣。”
“賞花經濟”
如何持續?
近幾年,我市不少農業基地變身旅游景區,賞花采果成為鄉村游的一大亮點,“賞花經濟”也成為新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如何讓“賞花經濟”持續,讓賞花節更好地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也成了一個新課題。
臺州市農村工作辦公室經濟發展處處長張光根說:“賞花節不能只是賞花,要結合生態、文化、農業種植和休閑旅游,充分挖掘當地特色,才能發揮更持久的效果。”
仙居縣旅游局市場開發科的季文丹認為,良好的基礎設施與鮮明的地方特色是仙居油菜花節的亮點。“油菜花節已連續舉辦7屆,每年都在改進、完善中。這幾年我們重點建設觀光步道、停車場、廁所等基礎設施,為游客提供便利;同時,每年結合不同的主題,推陳出新,讓游客保持新鮮感。”
“花期通常不到一個月,游客主要集中在周末,僅靠桃花節吸引游客,時間是很短暫的。”臨海市括蒼鎮宣傳委員王艷說,桃花節期間通過微信、網絡等平臺推廣和與旅行社建立合作關系等方式聚集了大量人氣,今后將持續開展親子采摘、農耕體驗等活動,“別讓鄉村游的熱度涼下來。”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