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蔗又粗又大用激素嗎?蔬菜浸泡多久才能除農殘?
4月1日,農產品質量安全體驗日在余杭啟動,浙江省農業廳廳長史濟錫當向導,與快報邀請的5位市民代表走進余杭崇賢農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室,全程跟蹤農產品檢測。
重塑農產品誠信體系,鄉鎮以上都要建成農產品安全快速檢測室,為市民提供免費檢測服務,這是省政府確定今年要做的十件實事之一。
讀者們關心的問題,我們今天繼續請農業專家做出解答。
甘蔗為什么又粗又大
讀者沈斤水:小時候,吃的甘蔗沒有這么粗和大,現在的甘蔗有3米多高,是不是用激素化肥催的?
省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黃國洋:這主要是廣東、廣西等地選育新品種造成的,不是用激素化肥催的。過去市場流通不發達,我們吃到的是本地小甘蔗,現在多數是從兩廣地區調運來的。
茶葉質量安全有保障
讀者張國良:我在爬杭州十里瑯珰途中,看到沿途茶園有很多廢棄農藥瓶,不知道我們每天喝的茶是否有安全檢測?
省農業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王建偉:2013年省級茶葉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100%,檢測參數涵蓋生產上所使用的農藥種類,總體來說,目前本地產茶葉的質量安全是有保障的,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冷鮮雞安全如何保證
讀者韓才明:現在活雞買不到,市場、超市賣的冰凍雞、冷鮮雞,也不知道來自哪里,農業廳怎么去保證質量安全?
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范克強:冷鮮雞是指檢疫后的活雞屠宰后迅速冷卻,為保證冷鮮雞的質量安全,浙江目前正在制定相應的衛生規范標準。
能給蔬菜配身份標識嗎
讀者王霞:農業廳能否建立蔬菜的認證標準,弄個身份標識,每一樣蔬菜產自哪里,食用性能……哪怕價格貴一點,我們也能承受。
省農業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王建偉:今年,省農業廳將安排專門經費,建立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準備以二維碼為產品標識,運用信息技術,選擇部分縣的示范性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主體和“三品一標”生產基地納入追溯管理范圍。屆時,公眾可以上追溯平臺查看種植檢驗銷售全過程。
蔬菜浸泡多久除農藥殘留
讀者應沖云:平時買來的蔬菜要在水里浸泡多久才好?浸泡時間長了維生素流失,時間短了又沒法去除農藥。
省農業廳蔬菜首席專家楊新琴:對于蔬菜表面殘留的水溶性農藥,浸泡半小時,再用流水沖洗,能去除大部分農藥殘留;對于表面殘留的脂溶性農藥,由于不溶于水,用水浸泡效果不佳,需要借助洗潔精等物質,但洗潔精、菌劑、酶劑等雖然能去除農藥殘留,但其本身作為化學或生物污染物也有可能對農產品(或食品)造成二次污染,有些洗滌劑的毒性甚至比農藥還大。
我的觀點是,過分擔憂和處理是沒有必要的,只要農藥殘留不超標,不會出現安全問題,就像我們每天呼吸可能會吸進病菌,但是不會發病。
大棚菜會不會不營養
讀者仲叔梅:大棚蔬菜和自然生長的蔬菜有什么區別?
省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黃國洋:大棚菜,是指通過大棚設施進行促早栽培或延后栽培,從而實現提早或延后采收上市蔬菜,從營養和安全的角度,大棚內生長的蔬菜與自然生長的蔬菜沒有什么區別,可以放心食用。
水果打蠟是否安全
讀者劉軍:去年底江西又爆出臍橙打蠟,請問哪些水果容易打蠟,會影響安全嗎?
王建偉:水果產生果蠟是一種自然現象,而打蠟是水果儲運中保鮮、保證品質的工藝之一,和清洗、包裝、防腐一樣,多用于蘋果、梨、柑橘類水果,主要是形成一層保護膜,保留水分,延長儲存時間,達到保鮮效果,這是國際上目前水果保鮮通用做法。
使用食用蠟,對水果并沒有危害,但用工業蠟,對人體有害。分辨兩者很簡單,只需用紙巾在水果表面擦拭,食用蠟呈透明色,淡紅色的是工業蠟。
雞蛋吃多會引發“三高”
讀者王書良:雞蛋膽固醇含量高,吃多了,真的會引發“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嗎?
王建偉:研究表明,人體膽固醇來源有兩種:一是內源性,即肝臟自然合成,每天約有1000毫克,它是人體內膽固醇的主要來源,占70%。另一種是外源性,即從食物中獲得,主要來自肉類、動物內臟、蛋黃、奶油等。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建議,居民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控制在300毫克,而一個雞蛋黃的膽固醇含量才200多毫克。出于健康考慮,對于“三高”人群,每天不吃兩個以上雞蛋有一定道理,但每天吃1個雞蛋是沒問題的。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