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一則關于“女子兩天吃一碗牛肉面吃出癌癥”的消息在網上受到廣泛關注,消息稱有臺灣媒體報道,臺灣20多歲的女子,因吃過多牛肉面,沒有大腸癌家族遺傳史的她,被查出罹患大腸癌二期。報道稱,吃太多牛肉恐增罹患大腸癌風險。
消息在網上被頻繁轉載后,引發了網友關于“吃紅肉是否會增加癌癥發病率”的大討論,那么真相又是如何呢?
網友熱議“紅肉”是否增加癌癥發病率
昨日,記者也隨機采訪了10位市民,對于“女子兩天吃一碗牛肉面吃出癌癥”的消息,他們均有所耳聞,而在他們中,6名市民對此表示懷疑,他們認為像消息中所報道的臺灣女子吃牛肉面吃出了癌癥是個別現象,罹患癌癥與個人體質等多方面有關,與吃多少牛肉應該沒有直接聯系。
而這般的質疑,在網絡上更多。
網友“秦嶺又見華山”認為:人的身體各異,患癌與經常吃牛肉面似乎沒多大關系。
而“嘉簡程儊”更對牛肉面中牛肉的含量提出了質疑,“牛肉面中有多少牛肉?就算每天吃能達到多少的量?誘發癌癥的到底是牛肉還是面還是其他的什么也無從判斷。”
當然,這樣的消息,也讓不少網友有所警惕。
網友“叫我悅悅悅先生”說:好恐怖哦,其實我也挺喜歡吃牛肉的,看來以后還是應該葷素搭配,這樣才健康。
網友“酸辣白菜甜”說:看來任何的美食都應有度,不要為了一時的口爽而傷害了身體。
營養師:紅肉是否直接誘發癌癥沒有依據
那么,“吃豬牛羊等紅肉可能會誘發癌癥”的說法有沒有專業依據?每天吃多少紅肉才不算過量?正常的健康飲食又應該怎么安排?
昨天,記者采訪了市中心醫院高級營養師范國峰。
“紅肉一般是指豬牛羊肉等,通常為了方便理解,我們把四只腳動物的肉稱為紅肉,相對的魚肉、禽肉等稱為白肉。”范國峰告訴記者,從營養學角度來講,紅肉中含蛋白質、膽固醇、飽和脂肪酸較高,尤其后兩者攝入過多的話容易導致脂肪肝、血管阻塞等疾病。
范國峰說,目前醫學上對于癌癥界定是病因不明。也就是說,各種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哪一種因素對癌癥發病起到決定作用還沒有定論。單單就紅肉來說,也有多項研究表明,吃紅肉過量可能會與癌癥發病率有關聯,但是紅肉中所含飽和脂肪酸是否會直接誘發癌癥還不得而知,尚沒有直接的依據。只是攝入過多紅肉對身體有害,這是肯定的,少吃紅肉也已經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
“社會上更有不少素食主義者,認為吃葷可能導致身體疾病發生,直接呼吁回歸自然、吃素食,這點我們也不提倡。”范國峰說,“我認為健康的飲食還是要食物多樣化,均衡化,葷素搭配。”
健康的飲食應該怎么吃?
每天吃多少紅肉比較合理?
范國峰說,紅肉攝入量控制在“一天一兩”最為適宜。一兩相當于一個雞蛋的重量,大小相當于一個荷包蛋。
現代人生活條件好了,尤其每逢節假日都難免吃得“營養過剩”,攝入的紅肉量遠遠超過健康標準。范國峰認為,市民在日常的一日三餐中,應該合理安排。
“市民可以參考‘平衡膳食寶塔’,合理每日里主食、肉類、蔬菜、水果等各類食物的攝入量,盡量做到多樣、均衡。”范國峰說,葷素可以搭配著吃,白肉、紅肉也可以協調著吃。比如中午吃了牛肉,晚上就可以用魚肉來代替。三餐的比例分配,也可以根據一天的工作量和體力消耗量適當調節。
2007年,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每天吃80克以上的紅肉,有患癌的風險。這份研究報告是21位世界各地的專家用5年時間完成的,討論了紅肉和患癌的關系,他們認為紅肉含很多飽和脂肪,吃太多會增加大腸癌、乳房癌、食道癌等癌癥的幾率。美國癌癥協會的專家經過長期研究證實,吃太多紅肉(主要指豬牛羊肉)會致癌。這項研究歷時10年,調查了15萬美國人的飲食習慣。結果發現,吃紅肉最多的一組患直腸癌的幾率比吃紅肉最少的一組高兩倍,患結腸癌的幾率則高出40%;而吃禽肉和魚肉多的人生病幾率最小。
另外,也有更“本土”一點的《中國居民膳食調查》報告中提到,專家們通過對北京、上海、河北等地調研發現,中國居民攝入動物性食物多于植物性食物。科學研究已經證明,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乳腺癌、結腸癌等11種慢性病,都與動物性食物攝入過多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