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元旦剛過不久,椒江青年路千禧書社就掛出了“全場清倉”的紅色標語。因為房東要收回店面,老板朱嘯文不得不考慮小店的去留問題。
算起來,千禧書社可能是椒江的第一家特價書店,也是堅持最久的民營特價書店。
隨著網上書店的興盛,實體書店的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顧客群越來越狹小,經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朱嘯文回憶,10多年前,千禧書社開張那天,營業額能達到上千元。
然而這兩年,書店經營愈加艱難。其實,千禧書社的苦撐是民營書店的一個縮影。近幾年,椒江、臨海20多家民營書店相繼倒閉,暴露出實體書店的現實困境。
【事件回顧】
【記者印象】
【事件回訪】
最初關注到千禧書社,是因為“關門”的消息傳出后,不少老書迷在本地的一個論壇上發帖惋惜。
一家開了10多年的老書屋有著太多人的習慣和記憶。
老人們一走進書屋,伸手就會接過朱嘯文遞上的老花眼鏡;喜歡淘歷史類書籍的中年教師,每天騎車經過都會停下車詢問新書到店情況;就連喜歡看言情小說的小姑娘,也會一個箭步沖到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前面……沒有人會舍得這一份掛念和守候永遠消失不見。
還記得10多年前我上中學那會,臨海東湖邊上這樣的小書店走幾步便可尋到。
每到周末,我們總愛約上幾個同學一家一家地去淘書。
買回一本書,小伙伴們給它包上書皮輪著看。
也是從那時開始,臺州的民營書店遍地開花,并在2000年前后達到鼎盛。
但之后,尤其是2005年以后,或關閉或減少規模,民營書店開始走下坡路。2004年到2006年間,特價書店迎來了“倒閉潮”。
不知道這份記憶會否真的消失不見。
因為不舍得,去年一年朱嘯文終究沒有讓千禧書社關門結業。
原來的兩間半店面被房東收回去以后,他又在不遠處租了個單間的店面。節省開支后,小書屋勉強維持了下來。
有時周末,或是上完晚班我也會去千禧書社轉轉,淘幾本我愛的近現代小說回來。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我又去了一回。不想,書屋門口又豎起了降價甩賣的牌子。
因為新店面有其他用途,朱嘯文又被要求搬遷。
“這周邊也沒有合適的房子了,書店大概是真撐不下去了。”朱嘯文笑得很勉強,“關了書屋,從感情上來說有一萬個舍不得?衫硇缘叵胍幌耄乙惨B家討生活。”
3月初,朱嘯文和他的千禧書社真的要離開青年路了。朱嘯文說,書屋里的這些書能賣多少算多少,賣不掉的就打包盤給別人了。對于自己的未來,跟書打了數十年交道的他還沒有想好。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