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恐怕是時下金融圈最熱乎的詞兒。
去年7月,“金融國十條”頒布,為民營資本設立銀行亮起了綠燈。去年十一月,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提出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銀行等金融機構。
多重利好,讓眾多民間資本蜂擁而上,在工商總局“搶注”民營銀行也成為一種流行。目前,有30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擬參股或參與發起設立民營銀行,包括中關村、金發科技、蘇寧云商、大東方、報喜鳥等均搶先布局。
作為國內首個“O2O模式”的第三方P2P網貸公司——中申聯合控股集團也率先注資5個億發起“中軒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浙江首家獲工商總局核準的民營銀行公司。
不過,發起民營銀行,名稱預核準僅是第一步,之后還要等待銀監會、央行等部門的一系列批準,但“中軒銀行”已經是離浙江省首家民營銀行最近的一家了。究竟他們何時能成功,我們拭目以待。
這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從事P2P網貸的互聯網金融領軍者
昨日,記者來到了位于濱江區濱海大廈的中申聯合控股集團總公司,公司在大廈4層,乍一看并不起眼,但這樣的公司卻成為了工商核準的浙江首家民營銀行發起方。
記者從該公司的簡介中獲悉,中申聯合控股集團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擁有浙江中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中申非融資性擔保有限公司、浙江中申信用評估咨詢有限公司等5家子公司,現已發展成為一家集實業投資、資本服務、金融產業等多元化產業為一體的綜合型現代化企業集團。
2013年9月,中申集團推出國內首個“O2O模式”的第三方P2P網貸—聯合貸,平臺從上線至今已獲得近萬名的投資人注冊,現管理資金逾6億元。
自2013年8月蘇寧云商籌辦民營銀行的消息出來后,涌起一股民營銀行申辦熱潮,作為互聯網金融領軍團隊的P2P也適時參與進來。
日前,中申聯合控股集團召開媒體溝通會,宣布其申報中軒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國家工商總局核準,這也是獲批的浙江首家民營銀行公司。
“公司由一支多年從事小額貸款,精通貸款風控、投資理財、政策法規、互聯網技術的專業團隊組成。未來將構建全行統一的IT平臺,創建電話銀行,實現與客戶零距離溝通和互助。”昨日,正在外地忙于公務的中申集團董事長葉霆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目標將打造成為一家擁有商業銀行、金融租賃等金融牌照的銀行集團,成為浙江、乃至全國的民營大型金融集團。
為什么要申報民營銀行?
避免法律風險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隨著陸金所、拍拍貸、人人貸、紅嶺創投、聯合貸等一大批行業領頭羊的興起,P2P網貸在國內大熱。
2013年P2P行業數據顯示,全年行業總成交量超1000億元。對于中申聯合控股來說,P2P網貸作為公司主業,自然是做得不錯。
做P2P網貸的公司為什么又要去籌辦民營銀行?
葉霆宇坦言,P2P網貸行業,缺乏監管,存在一定風險。申報民營銀行,就是為了能夠通過擁有銀行牌照,避免法律風險。葉霆宇介紹說,去年累計有64家P2P平臺出現經營困難或者倒閉、跑路的現象。部分P2P網貸已經演變為民間借貸,游離在監管之外,缺乏系統性的風險識別、控制和披露,加劇了金融行業的波動性,成為了“影子銀行”。而民營銀行的設立,正是以正規金融去壓縮“影子銀行”的市場,穩定金融體系的重要手段。
“P2P網貸申請民營銀行獲批,透露出了監管層對部分規范運行的P2P網貸平臺的認可。有了民營銀行牌照,就能從法律邊緣逐步走向正規,避免扣上非法集資的帽子,給自己正名。”葉霆宇說。
在葉霆宇看來,民營銀行的籌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困局。
“聯合貸的誕生,就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如果籌辦民營銀行能夠獲得銀監局審批,將會更近一步。”葉霆宇介紹說,
浙江省國際金融學會秘書長譚建軍也指出,中申聯合控股集團成立民營銀行拓寬了民間資本的投資渠道,以及小微企業融資渠道。
●鏈接
什么是P2P網貸?
網貸,又稱P2P網絡借款。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所謂P2P網貸,是指個人通過網絡平臺相互借貸,貸款方在P2P網站上發布貸款需求,投資人則通過網站將資金借給貸款方。
離真正的民營銀行
有多遠?
正在等待批準民營銀行細則未出
民營銀行企業名稱獲得工商總局核準,到底距離真正的民營銀行還有多遠?
葉霆宇表示,名稱預核準僅是第一步,之后還要等待工商管理、銀監會、央行等部門的一系列批準。
據了解,去年9月,全國首份地方版《試點民營銀行監督管理辦法(討論稿)》(下稱《辦法》)已完成且報至銀監會,并被銀監會列為“范本”,成為制定全國版細則的重要參考。
地方版民營銀行《辦法》中提到,在設立門檻方面,民營銀行需一次性拿出不低于5億元不高于10億元人民幣作為注冊資本;在股東持股比例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民營銀行的股東原則上不超過20個。最大股東及其關聯方持股比例不得超過股本總額的20%。
“目前關于民營銀行的相關細則正在制定,還需上報批準,根據細則,申請民營銀行的企業還要提交、補充材料等,可能時間上還會有一個過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互聯網金融研究員曹磊透露,對于申辦民營銀行的企業而言,在獲得批準后取得經營許可證將是一大關鍵點。
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稱,民營銀行的開閘最快能在今年3月份前開業。
●背景資料
全國已有超過70家民營銀行獲工商審批
民營銀行大門的開啟,各地企業大佬申報熱情高漲。
去年7月,國務院出臺《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嘗試讓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多家民營企業被傳出積極申領銀行牌照,蘇寧要開銀行、美的要開銀行、新希望要開銀行,連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電商大佬也要搶著喝“頭口水”。
昨日,記者查詢國家工商總局網站發現,到目前為止,已經通過國家工商總局預核準的民營銀行超過70家,這其中有30多家上市公司參與了民營銀行的籌建。
市場普遍預期,首批3~5家民營銀行很可能產生于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呼聲較高的熱點區域。但最終花落誰家,仍然撲朔迷離。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