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3日上午,溫嶺塢根鎮茅陶村的黃忠土家,出現了這樣感人的情景:村民們自發捐款,你一百,我五十地將錢塞到黃忠土的手里。
盡管捐的錢并不多,但對于黃忠土來說,這些錢是他女兒黃丹琪的救命錢。
十八歲的花季少女被病魔盯上
在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10幢5樓的六號床上,記者見到了黃丹琪。
今年18歲的黃丹琪,是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北山校區的一名高二學生。
她戴著一副眼鏡,留著一束長發,書卷味十足。
可誰也不會想到,就是這樣一個花季少女卻被病魔盯上——尿毒癥。
去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黃丹琪如往常一樣在學校里上課。
“那星期的幾天里,平時走路我都會覺得胸部會發悶,頭部很痛,四肢還乏力,躺下去就不能呼吸,甚至從一樓走到二樓都非常吃力。”黃丹琪說,周六一回到家里,父母就帶她去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
化驗結果一出來,夫妻頓時就傻了眼,丹琪得了尿毒癥。
原來在五六歲的時候,黃丹琪就患上了慢性腎衰竭,由于長期得不到正確治療,已慢慢地變成了尿毒癥。
聽到這樣的噩耗,母親陳娟清當場就哭了。
而黃忠土也一下子蒙了。
“當時,我心里也很難過,但并不害怕。我安慰媽媽讓她不要哭。”黃丹琪說,自從查出是患尿毒癥后,母親一直在病房里流眼淚,“她一直很自責,覺得沒有照顧好我。”
她是村民眼中的好孩子,是老師心中的好班長
黃忠土一家五口中,妻子曾患過腎炎等病癥,多年來雖然行動如常人,但無法從事體力活,只能做些簡單家務。
家里的開銷全靠黃忠土一個人打零工和喂養幾頭小豬,日子過得非常拮據。
在丹琪家,沒什么像樣的家具,甚至連最平常的電視機也不見蹤影。
“小孩子從小就很懂事,她知道自己家里窮,也不想向父母提要求。”村民趙金蘇女士告訴記者,丹琪平時在家很乖巧,常常幫家里做家務,有時還跟著下地干農活。“后來,有了個妹妹,她就邊照顧妹妹邊上學。”
趙金蘇說,黃忠土家里條件不好大家都曉得,村里不少人曾幫助過他們。為了表示感謝,丹琪每次碰到他們都非常禮貌。
在班主任曹雪燕的心中,丹琪則是個好班長,每學期的優秀班干部是最好的證明。
“她的性格是比較活潑開朗的,和同學相處很融洽,高一結束后剛拿過三好學生。”對于丹琪患病,曹老師也覺得十分惋惜。
在得知丹琪的情況后,班里的同學就主動要求捐款。一個同學還讓曹老師向學校反映,號召全校師生伸出援手幫助黃丹琪。
“我向領導反映后,學校通知下來捐款幫助她。”黃丹琪是學幼師專業的,曹老師希望她早日康復回到學校上課,將來做個教師回饋社會。
換腎需要一大筆錢,她想活下去,當老師回饋社會
對于尿毒癥,醫生建議丹琪去上海等大醫院進行換腎手術,這樣才能確保逐漸康復如常。換腎手術的費用卻高達七八十萬。
如今,家徒四壁、債務纏身的黃忠土,就連付丹琪的住院費和每周血液透析治療的費用都是個問題,更何況那天價的手術費。
“治好我的病需要很多錢,我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好起來,回到學校里上課,考上大學當老師,教書育人,回饋社會。”丹琪飽含淚水地說,想到有很多愛著她的家人和同學在等著她回來,她就想堅強地活下去,“可我一想到爸媽這么辛苦,我就不想換腎了,不想給他們這么大的負擔!”
記者了解到,靠國家辦理大病救助補貼和民政及慈善部門的補貼,能為黃丹琪治病省下45%左右的透析治療費用。
但補貼需要出院后到相關部門辦理手續后才能享受到。此外,新農保能夠報銷大部分治療費,也需在出院后才能領取。
可當前的問題是黃丹琪的治療是不能斷的,她家里已經連基本的透析治療費都付不起了。
這個花季少女的抗病之路又該如何去走?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