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海游一小山包出現裂縫》后續
發生滑坡會影響三門供電國土部門已經采取措施把影響降到最小
記者 王媛媛
日前,本報報道了三門縣海游街道山董村的水山出現裂縫,像條大蜈蚣趴在水山上事件。村民們看著不斷變大的裂縫心里有些發慌,他們希望有專家能到村里看看,產生裂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詳情請見本報11月24日2版)
報道一出,便引起了市、縣兩級國土部門的高度重視。昨天,記者從三門縣國土資源局了解到,11月26日,為了弄清楚水山出現裂縫的原因,市國土資源局和三門縣國土資源局帶著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專家前往水山查看現場。
“查看了水山上的裂縫后,我們可以斷定這是典型的山體滑坡前兆。”省工程勘察院地災所所長張文杰說,所幸的是,水山腳下沒有廠房和住房,對村民的生活不會造成很大影響。不過,山頂上有2座高壓電鐵塔,如果山體滑坡真的發生,可能對三門縣部分地區的供電產生影響。
張文杰說,山體出現開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水山自身條件來看,水山的土層比較厚,地質條件差;從外部條件看,水山山腳的坡腳因為開發需要被挖掉了,破壞了水山山體原有的自然平衡;當然山體滑坡有一個緩慢形成的過程,土層飽含水分是很重要的前提條件,上個月菲特臺風帶來了許多降雨量,讓水山的土壤里充滿了水分。
據介紹,目前,土塊還處于一個緩慢變形階段,離真正的滑動階段還有一段比較長的時間。經工作人員初步推斷,水山出現的滑坡土方量大約在1萬方。
“為了防止水山開裂繼續惡化,我們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三門縣國土資源局礦產資源管理科科長羅為杰說,他們在第一時間向電力部門發出通知,讓電力部門對山頂的2座鐵塔采取應急處理。
另外,國土部門還下發通知,告知村民禁止使用山上的水塔和水管,對已經出現的裂縫進行填埋,并用塑料薄膜將裂縫覆蓋住。“這些措施都是為了防止有更多的地表水進入土層,加快山體滑坡形成的速度。”羅為杰說。
接下來,國土部門會安排專業人員定期到水山進行監察巡查,根據水山的具體情況作出災情預報。一旦出現滑坡情況,工作人員就會第一時間向當地政府報告。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