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里的山有裂縫了。”昨天,三門的葉信堯打進本報熱線88060000反映,近半個月,三門縣海游鎮山董村的一座小山包地面出現裂縫現象,村民們不知道怎么回事,希望專家去看看。
村民發現裂縫
葉信堯今年82歲,是山董村最早發現這座小山包地面出現裂縫的人。
“這座山叫水山,七八年前,我兒子把這座山承包了下來種竹子。”葉信堯說,為了看竹子的長勢,他每天都會上山看看。
十幾天前,葉信堯像往常一樣拿著鐮刀上山巡查。“前段時間風雨大,毛竹被吹倒了好多。”葉信堯說,他在整理毛竹時發現,山體中段左右出現了裂縫。
“沿路走下去,我發現這條裂縫還真長。”葉信堯說,他當時也沒多想,覺得可能就是因為雨水太多,水土有些流失。
直到三四天前,山董村黨支部書記葉衛廣帶著幾位村民到山上清洗蓄水池,葉信堯才把這事兒告訴了大家。
“老葉帶我們去看,沒走幾米,我就感覺自己腳下有些松軟。”當時在場的葉未縣說,他低頭一看,與其說他站在地面上,不如說是站在毛竹根上。
記者趕赴現場
為了一探究竟,昨天上午,記者趕到山董村,在葉信堯的帶領下走進水山。
“你看,這兩根竹子本來在同一水平面的,現在這棵竹子比原來掉下了七八十厘米。”葉信堯指著一棵竹子說。記者注意到,在兩棵竹子之間有個大裂縫,竹子的根須在周圍泥土里若隱若現(如圖)。
在葉信堯的指引下,記者繼續往更高處爬去。在攀爬的過程中,記者明顯感覺腳下的泥土很松軟。一路上,隨處可見歪七扭八倒著的竹子。
“這個水管原本是埋在地下的,現在都露出來了。”隨行的葉未縣說,山上的蓄水池也出現從北向南傾斜的情況。
“我在山上查看了幾遍,發現裂縫大約呈一條半圓弧形,長約200多米。”葉衛廣說,這個圓弧形裂縫將山上十多畝竹林團團圍住,裂縫最寬處有五六十厘米,最深處達80多厘米。
國土部門將派人查看
葉衛廣說,發現山體開裂后,他立馬向三門縣海游鎮政府反映了情況,相關領導答應會派人過來查看情況。
葉未縣說,雖然山上沒人住,但大家都擔心裂縫會越來越大。
“上個世紀60年代最干旱的時候,也沒見這種情況出現。”葉信堯說,他活了這七八十年,這樣的情況還是頭一次遇見,他希望專家能過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隨后,記者找到臺州市國土資源局礦管處處長劉先平,向他反映了這一情況。
“山體地面出現裂縫,這樣的事情可大可小。”劉先平說,其嚴重程度要看有無對人員、房屋造成直接影響。
劉先平表示,他會和三門縣國土資源局聯系,讓他們近期組織人員到山董村查看一下,找出其中的原因,給老百姓吃顆定心丸。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