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單獨二胎”成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某論壇發起的一項調查中,78.9%的人為此歡呼雀躍,但是生不生又要另當別論
記者 王佳飛
原帖
網友“6141”在論壇發帖:現在“單獨二胎”放開了,你們還想不想再生一個寶寶呢?我兒子7歲了,今年讀一年級,想給他生個弟弟或妹妹,又對養育孩子的壓力有所顧慮。你們怎么想呢?
跟帖
泡眼金魚:生兩個需要勇氣啊!如果天上掉下100萬元,或許我會考慮。
笑萱2007:悲催的70后,早已經過了最佳生育期。
榴蓮:這就好比,優惠券領了,用不用完全看個人。不過,至少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記者調查
這兩天,“單獨二胎”成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單獨二胎”放行,你生還是不生?記者采訪了不少80后“單獨”夫妻,多數人都表示想添丁,“兒女雙全”是最理想的家庭結構。但是,諸多的顧慮又讓人望而卻步,擔心生得起養不起,怎一個糾結了得。
78.9%網友為此歡呼雀躍
“單獨二胎”放開的消息一傳出,不少網友拍手叫好。在某論壇的一項調查中,接受調查的455人中,78.9%的人為此歡呼雀躍。這些擁護者中,獨生子女占了54%,非獨生子女占了46%。
可是,為政策喝彩是一回事,生不生又要另當別論。
“你愿意生單獨二胎嗎?”在另一項468人參與的調查中,數據遭遇了一次“滑鐵盧”。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只有42.3%的網友表示愿意生二胎。“一個孩子太孤單”、“擔心孩子日后養老壓力重”、“家里有兩個孩子會熱鬧些”、“父母之命”成了頻繁被提及的原因。此外,21.3%的網友信念堅定,表示不愿意再生育二胎。
堅持派有之,放棄派有之,猶豫派的陣容也很強大。調查結果顯示,36.4%的網友正在糾結或觀望中。究其原因,“經濟壓力大”、“擔心沒精力或沒人照顧孩子”、“生孩子身體吃不消”、“怕自己一碗水不能端平”成了排名前4位的顧慮。
堅持派:盼著兒女雙全
王女士,32歲,女兒5歲,老公獨生子女
“終于可以名正言順生二胎了!”這兩天,黃巖的王女士一家沉浸在喜悅之中。
這其中,最高興的人當屬婆婆。在老一輩里,“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觀念根深蒂固,60多歲的婆婆也不例外。自從孫女上了幼兒園,婆婆心里空落落的,一直想再有一個孫兒,體會含飴弄孫的樂趣。之前,“單獨二胎”多次被謠傳“放開”,到頭來卻是空歡喜,婆婆別提有多失望了。現在婆婆發話了,一旦政策落實了,兩人就該積極備孕了。
生第二胎,在王女士的家中幾乎是“民心所向”。除了婆婆,老公、爸爸、媽媽,甚至連閨蜜們全投了贊成票。王女士自己就是非獨生子女,因此受益匪淺。她和妹妹的感情很好,兩人相伴成長,懂得互相照顧,為人處事也更懂進退之禮。
放棄派:管好一個孩子就夠了
鄭女士,31歲,兒子4歲,老公獨生子女
生不生二胎,鄭女士家曾為此開過家庭會議。最終,婆婆拍案決定:不生了。
婆婆的理由很簡單,卻也很有說服力。婆婆分析,在一個孩子身上,可以全心全意傾注心力,當擁有兩個孩子時,精力難免要分散,勞心又勞力。老公是家中獨子,拉扯一個孩子長大,已經很不容易了,婆婆將心比心,自然也不會對鄭女士施壓。
當看到兒子獨自玩耍,偶爾,鄭女士也會萌生“生二胎”的念頭。“你想要小弟弟還是小妹妹?”當她拿這個問題考兒子,卻被逗樂了。兒子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說:“我要一只小狗。”鄭女士頓悟,孩子缺少陪伴,有很多種方式彌補,“生二胎”并不是必選答案。
有時候她會想,婆婆果然有先見之明。“投入十二分的精力,教育好一個孩子就足夠了。”鄭女士吐露了自己的想法。
猶豫派:育兒成本讓人發愁
姚先生,27歲,兒子2歲,獨生子女
兩年來,姚先生和妻子一直盼著再要個孩子。可是,當“單獨二胎”松綁了,他們卻猶豫了。
多一個孩子,意味著多一份負擔。自兒子出生以來,姚先生家每月至少開銷1000元。買奶粉、買尿布、買玩具、入托費、輔導班學費……往后的30年,各種開銷將接踵而來,直接壓在了姚先生的肩頭。姚先生和妻子是上班族,月收入一般,養起家來有些吃力。“如果再添一個孩子,可能真要沒日沒夜地賺錢了。”姚先生擔憂。
除了金錢,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也算一種育兒成本。兒子一周歲時,妻子恢復上班,姚先生的父母主動請纓,要求照看孩子。看著老父母整天圍著孩子轉,換尿布、喂奶、逛公園……姚先生有些過意不去。如果讓父母多照顧一個孩子,他們能吃得消嗎?
孩子和育兒成本,被放在一桿天平的兩端,孰輕孰重,在姚先生心中起伏不定。
周女士,30歲,兒子4歲,老公獨生子女
是否生二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算盤。姚先生的顧慮是金錢,周女士卻計較時間。她在心中算了一筆賬:“一年懷孕,一年喂奶,一年學走路說話,生一個孩子,至少要全心投入3年時間。”對于一個職業女性來說,如何取舍很難。
偶然間,兒子班上發生的一件事,讓她心有余悸。有一次,兒子班上同學無精打采地去上學,對其他小朋友都不愛理睬了。老師勸導后,孩子才重新打開心扉,原來,家里剛添了小妹妹,孩子感覺自己被忽略了。
“三四歲的孩子尤其敏感,突然多了一個小弟弟小妹妹,心里可能會不平衡。雖然,我的孩子不至于會這樣,但我也怕以后不能一碗水端平。”觀察身邊多子女的家庭,周女士心有余悸,“如果再生一個女兒,自然是最好的結果。如果是兒子,多一個媳婦,反而會讓家庭關系變復雜,一旦沒處理好婆媳關系,老年生活就堪憂了。”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