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義工和陳玉娥老人(左) (照片由阿華提供)
原標(biāo)題:溫嶺智障老人下山找老伴途中走失
緊急尋找智障老人公告:剛剛接到大山深處老百姓求助,城南街道照谷村上洞自然村智障殘疾人陳玉娥,28日中午下山途中走失,預(yù)計坐錯車到溫嶺城區(qū)了。希望義工們以及好心人一起愛心接力,加入到尋找老人的公益活動中來。”
這幾天,這段文字在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間,以及論壇等網(wǎng)絡(luò)空間,不停地被愛心網(wǎng)友轉(zhuǎn)發(fā)。
智障老人意外走失
最初發(fā)微信的是溫嶺慈善義工城南服務(wù)隊的隊長張金華,他被義工們親切地叫做“阿華”。
走失的老人叫陳玉娥,今年62歲,家住溫嶺城南街道照谷村上洞自然村。
上洞自然村屬于城南最偏僻地區(qū),阿華說從城區(qū)開車到村口要40多分鐘,“我是專業(yè)司機,開得比較快。”
因為地方偏僻,村里人陸陸續(xù)續(xù)外遷,現(xiàn)在村里只有7戶人家,10來個老人。
阿華其實和老人非親非故。2011年夏天,義工們開展“走進大山深處”活動,和村里的老人結(jié)對。“大山里的老人更需要幫助,因為他們更寂寞無助。”這是阿華最深刻的感觸。
除了大家集資買些生活用品,義工們還幫助老人理發(fā)、洗頭、修剪指甲、量血壓、聊天談心,以及經(jīng)常送吃送穿。
陳玉娥老人有點智障,“如果正常人智力是10分,她大概6分”,阿華這樣形容。
老人有兩個兒子,一個也有點智障,跟著親戚在外面打工,還有一個兒子最近在山下造房子。“房子造好了,就可以接老人下山一起生活,沒想到老人走失了。”
阿華是28日中午得知消息的,電話是陳玉娥老伴金國森打來的。老伴本來都和老人一起,這段時間,因為兒子在造房子,他去幫忙,就將老人留在家里。
老人雖然有智障,但善良愛笑
阿華說,老人雖然身體有病,其實很善良。因為疾病,老人有時候會自言自語罵人,“但她正常的時候看人都是笑瞇瞇的。”
阿華說,義工們一個月兩三次去村里。隨著去的次數(shù)不斷增加,老人看到他們越來越親切。“她會拉著我們的手,讓我們到家里坐。”阿華記得有一次,老人一定要將豆莢和高橙送給他們。大家推辭不要,結(jié)果老人生氣了,大家無奈拿了兩只高橙,她才開心地笑了。
義工隊伍有近300人,每次去的人可能不一樣,“凡是看到戴著義工‘小紅帽’的,都特別開心。我們每次走的時候,她就像送親人一樣依依不舍地送我們到村口。”阿華說,有時候自己的車開遠了,還看到她站在那朝大家揮手,“讓我們感動。”
義工請大家一起幫忙尋找
阿華說,天氣越來越冷,昨天下雨了,聽說今天還要下,大家特別擔(dān)心老人,記掛她的冷暖安危。
“她弟弟給我打了好多個電話來。”阿華說,陳玉娥的弟弟也是殘疾人,在另一座大山里生活,也是他們的結(jié)對對象。
老人的兒子也打來電話,“雖然她有智障,但畢竟是我媽媽,我本來希望她早日到新房子來安度晚年。”老伴更是自責(zé),“我不該把她一人留在家里。”
大家綜合各種信息,估計老人是下山想去城里找老伴和兒子,結(jié)果迷路走失了。
阿華介紹,老人能說清自己的名字,家住哪里,但是不會主動跟人家講話,而且聽不懂普通話。老人身材不高,就1.55米左右,不胖也不瘦,留著短發(fā)。老人的最顯著的特征是牙齒基本掉光了,“就門牙還有一兩顆,嘴巴很扁。”
前天下午,義工們?nèi)ボ囌尽⒉藞鏊奶幣芰艘槐椋瑳]找到人。昨天,怕老人出意外,義工們和村里的老人以及老人的親戚,把大山四處找遍了,“沒找到人,也沒發(fā)現(xiàn)一點意外跡象。”
阿華說,義工們不僅在微博、微信、QQ空間上發(fā)尋人消息,還在溫嶺“虎山論壇”、“大溫嶺論壇”上面發(fā)帖,“關(guān)注的人不少,有的電話還是外地打來的,但有用的線索幾乎沒有。”
“我們能想的辦法都已經(jīng)想了。”義工們希望大家一起幫忙。如果你看到過老人,或者有這方面的線索,請聯(lián)系阿華,手機:13968635678。我們一起努力,讓老人早日回家!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guān)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