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媛媛
人物名片
有人說飛蛾撲火愚蠢至極,但飛蛾是為了讓生命升華;有人說鳳凰浴火自討苦吃,但鳳凰是為了得到永生。
在我們身邊,也有這么一群不畏烈火的人,哪里有火就往哪里沖。他們的名字叫做消防隊員,我們這次采訪的主人公,是鄉(xiāng)鎮(zhèn)消防員湯厚鵬。
1983年,湯厚鵬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從2004年開始,湯厚鵬在溫嶺市溫嶠專職消防隊工作,一做就是9個年頭。
穿梭在火海里的戰(zhàn)士
每天,湯厚鵬和隊員們6點多就起床,進行各種體能訓練。當被問到每天這樣訓練苦不苦,湯厚鵬笑笑:“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
2006年10月7日晚上10時54分,溫嶠中隊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溫嶺市東門路綜合市場發(fā)生火災,情況緊急,需要增援,湯厚鵬和戰(zhàn)友們迅速奔赴火場。
由于是晚上,市場樓上的房屋內(nèi)基本都有人在,而底樓的火勢不斷擴大,大樓里還不時地傳出煤氣爆炸的轟響聲。濃煙源源不斷向上擴散,居民的生命危在旦夕。
不容多想,湯厚鵬一把抱起空呼器背上,加入到搜救隊伍中。為了確保所有住戶安全撤離,他們在大火中一層一層地排查,一戶一戶地敲門。
來到403室的時候,湯厚鵬和戰(zhàn)友有些慌,屋里竟然還有5個人沒有撤離,其中有2個老人和1個還沒足月的嬰兒。“因為濃煙太大,其中一個老人的神智已經(jīng)不是很清醒了。”湯厚鵬說,他當時就一個念頭,大家都要安全撤離。
面對隨時有生命危險的老人,湯厚鵬毫不猶豫地給老人戴上自己的呼吸器,抱起躺在一旁的嬰兒,背著老人以最快的速度往樓下撤離。
經(jīng)過數(shù)個小時的奮戰(zhàn),火魔終于被戰(zhàn)勝,大樓里86戶居民安全被救出。
像這樣的撲火救援行動,湯厚鵬已經(jīng)記不得經(jīng)歷了多少次。
為干好工作苦學方言、熟悉地形
當年被溫嶠消防中隊錄取的6名消防隊員中,湯厚鵬是唯一一個外地退伍軍人。在同批隊友中,湯厚鵬的業(yè)務能力是沒話說的,但是他也有軟肋——完全不懂溫嶺當?shù)胤窖裕瑢貚乐嘘犓牭赜虻牡乩砬闆r也很不熟悉。
“我是在實踐生活中深刻體會到語言的重要性。”湯厚鵬說。
湯厚鵬第一次出警的時候,由于找不到報警人說的火災地點,就給報警人打電話詢問。電話一接通,湯厚鵬就蒙了。報警的是一個老人,他只會講溫嶺話,也聽不懂湯厚鵬的普通話。
“我當時心里別提多著急了。”湯厚鵬說,幸好隨車的有一個會講溫嶺話的隊友,這才把“溝通”難題解決了。
自從吃了“語言不通”的虧后,湯厚鵬給自己多加了一項學方言的任務。
在隊里,湯厚鵬要求戰(zhàn)友和自己講方言,然后認真地去理解戰(zhàn)友每一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出警的時候,湯厚鵬會學著用方言和老百姓進行簡單溝通。日積月累,湯厚鵬不僅能聽懂溫嶺話,還能講一口流利的溫嶺話。
除了苦學方言,湯厚鵬還十分注重對轄區(qū)地形的了解。“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到達事發(fā)現(xiàn)場,我們必須對地形很熟悉才行。”湯厚鵬說,平時他們都會到轄區(qū)內(nèi)的每個村進行調(diào)查摸底,了解每條道路的交通狀況,掌握每個點有多少個水源,“這些都是為了‘戰(zhàn)斗’做準備”。
如今,湯厚鵬和他的戰(zhàn)友們對轄區(qū)內(nèi)的所有街道、村落的每個角落都已經(jīng)十分熟悉了。用湯厚鵬的話說:這些都是他們的車輪子一寸寸壓出來的。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