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健康 > 醫院動態 正文
高血壓病人月省百元 醫院降藥費月虧百萬
2013年10月28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9月1日,從化、增城5家醫院開始實施取消藥品加成。記者喬軍偉攝

  藥品取消加成后,街坊看病更加便宜。記者莫偉濃攝

  廣州縣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首月門診、住院費總體均有減少

  醫改方案要求,除中藥飲片、制劑外,試點醫院將對2553種藥品取消藥品加成,藥品單價下降13%~15%,磁共振和CT等大型影像設備的檢查費用下調8%。

  醫改實施首月,增城三家試點醫院的門診量為18萬人次,門診次均費用為149元,與今年8月相比,下降4%約6元;次均住院費用則基本與上月持平。

  多家醫院出現政策性虧損,有醫院一個月門診部虧70萬元,住院部虧40萬元。

  廣州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自9月1日起在增城、從化啟動。近日公布的首月監測數據顯示,門診慢性病病人成了最大受益者,住院病人次均費用基本持平,一部分住院病人費用不減反增。

  值得注意的是,取消藥品加成使得醫院業務收入增速低于業務量增長幅度,醫院出現政策性虧損,不同類型的醫院面臨的壓力各異。

  記者獲悉,第二階段醫改最快將于明年年初開展,人事分配制度、法人治理結構、績效考核、縣域總控藥物目錄等四大問題待破解。

  文/記者任珊珊、伍仞

  案例1

  增城自費病人趙某某,因患“右側閉孔內肌疝嵌頓并腸梗阻”,在增城市人民醫院普外科做剖腹探查+嵌頓疝復位修補手術,住院天數共19天。醫改后,西藥費降低1592.2元,CT費降低136.44元,但手術費增加283.5元,診金、監護費、護理費、注射費、麻醉費、輸氧費以及治療費均有上漲,兩相抵沖,他的住院費用減少了747.29元,降幅3%。

  案例2

  增城自費病人潘某某因腦出血在神經內科住院14天。他的總住院治療費用比醫改前降低582元,降幅5%,原因在于他沒有做手術,以服藥治療為主。

  藥費更便宜了

  總住院費少了

  門診慢性病受益最大高血壓月省近百元

  廣州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包括從化市中心醫院(含婦幼保健院)、從化市中醫院、增城市人民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增城院區)、增城市中醫院、增城市婦幼保健院等5家醫院。按照醫改方案要求,2553種藥品取消藥品加成,磁共振和CT等檢查費用也下調8%。

  增城市醫改辦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醫改實施首月,醫療費用有所減輕。增城三家試點醫院的門診量為18萬人次,門診次均費用為149元,與今年8月相比,下降4%,約為6元。次均住院費用則基本與上月持平。

  據從化市中心醫院辦公室副主任李志軍介紹,該院9月門診次均費用112.33元,住院人均費用5278.19元,對比2012年全年的數據,分別降低了2.29元和693.81元。

  總體上看,門診病人費用下降幅度要比住院病人大。藥費取消加成的利好因素,主要體現在以開藥治療為主的門診慢病病號身上。多名高血壓、糖尿病病人向記者表示,取消15%的藥價加成后,“在醫院買藥跟藥店差不多,而且更安全。”

  以高血壓病人為例,藥費每月能節省80~100元不等。不過,拔牙等門診治療病人因治療費提價,反而比醫改前要多掏錢。

  住院病人“此消彼長”藥費降了手術費漲了

  實施醫改后,住院病人費用為何沒有明顯降低?

  實際上,這次醫改有降有升,對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項目進行15%~100%不等的上調,其中靜脈注射費用上調15%,從5.4元上調到6.21元。門診費、急診費等上調1元~4元不等,重癥護理和特級護理上調50%,其他護理上調100%。

  此外,手術費和治療費也上調15%。例如,肝移植術價格由9000元調整為10350元;垂體瘤切除術由2160元調整為2484元;阻生牙拔除術,由72元調整為82.8元。

  這意味著,住院病人的費用清單上“此消彼長”。對于短期住院手術、做了常規檢查項目、開藥不多的病人來說,手術費和護理費用等項目的上調,足以抵消藥費和大檢查收費下降的影響,導致總費用反而比醫改前更多。即使在那些因開藥多導致總費用降低的住院病人中,外科和內科的病人受益程度也不同。

  醫保總報銷水平升3%個人自付診金增加

  患者感覺“看病貴不貴”,主要根據從自己口袋里掏出的錢有多少來判斷。這輪醫改醫保部門也相應作出了調整。

  據增城醫改辦通報,試點首月醫療費人均醫保報銷比例增加3個百分點。

  “醫保在這次醫改中增加了投入,總報銷水平比過去增加了3個百分點,意味著個人自付部分減少。”增城市醫保服務管理中心屈定龍副主任表示,醫改實施后,三家醫院門診病人的人均報銷費用分別減少7~17元不等,但由于手術費漲價,醫保對住院病人增加了支付,目前總報銷水平的波動在醫保可承受范圍內。

  不過,由于診金等部分提價項目不在醫保覆蓋范圍內,醫保病人這部分支出相應增加。

  特別關注

  多家醫院出現政策性虧損

  醫院一個月虧損110萬元

  在醫改前,藥品收入占二級醫院總收入的比例約四到五成。據增城市衛生局副局長李志武介紹,取消藥品加成政策直接帶來了藥品費用下降,破除“以藥補醫”機制成效初步顯現。與8月份相比,試點醫院的藥品收入下降2%,藥品收入占醫院總收入的比例下降了3%,門診次均藥品費用下降6%,住院次均藥品費用下降2%。

  不過,醫院院長們更為關心醫院業務量和收入能否正常增長。首月監測數據顯示,試點醫院合理收入與醫改前基本持平。增城試點醫院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合理增長,但業務量增長幅度高于業務收入增長。與上月相比,3家醫院門急診和住院人次增加了3%,業務總收入僅增長0.4%。三家醫院出現了不同幅度的政策性虧損。

  據增城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黃建榮介紹,實施醫改前,醫院基本收支平衡。而9月份該院政策性虧損總額高達110萬元,其中門診部政策性虧損70萬元,住院部虧損額達40萬元。如果按照去年的水平,估計取消藥品加成會讓醫院減少1000萬元收入。

  “這屬于正常現象。”增城市醫改辦負責人認為,財政相應給予了補償,能夠保障醫院合理收入不降低。此前,根據增城市衛生局測算,實施取消藥品加成、降低檢查費用后,增城3家醫院將減少4600多萬元的合理預期收入。按照擬定的補償方案,其中20%由財政予以補貼,由財政部門以財政補助的形式將相關資金撥付到試點醫院,剩余的80%則通過提高診金、護理費、手術費等醫療服務價格予以補充。

  這筆錢夠不夠用?增城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黃建榮表示,該院一個季度可獲得財政補助160萬元,而首月就已出現110萬元虧損,如果情況持續下去,情況將不樂觀,更無力解決醫院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問題,醫院方面呼吁政府盡快出臺配套措施。

  記者觀察

  醫療費仍可繼續降

  政府還需加大投入

  醫改實施首月,難言“開門紅”。

  早在政策公布之時,與老百姓對醫療費降價抱有較高期待不同,業內人士大多將這次改革看成是醫院調整創收結構、提高醫護人員價值、破除“以藥養醫”弊端的一個重要舉措。實施首月的數據基本印證了這一觀點。

  但和普通市民想象的不同,醫改后實際的醫療費降幅并不明顯,而醫改的推動者和醫院醫務人員在談及醫改實施效果時,也出言謹慎。

  盡管如此,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取消藥品加成、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的意義仍然十分深遠,也足見政府緩解“看病貴”難題、斬除“以藥養醫”頑疾的決心。而未來,醫療費能否繼續減少?檢查費能否全面降低?醫院如何破解虧損的難題?這些問題仍有待醫改繼續向深處探索。

  按下葫蘆浮起瓢?降低醫療費不能光醫院發力

  從患者的角度來看,醫療費下降仍有空間。目前檢查項目中僅有CT、磁共振降價,X光、心電圖等其他常規檢查仍按兵不動,這使得“檢查全面降價”的呼聲再起。

  從醫生的角度來看,改革體現了尊重醫務人員勞務價值,診金、護理費、治療費、手術費等項目均有所提價,但有相關人士認為,“提價力度還可以更大。”

  兩種呼聲交織,使得醫改政策走向左右為難。實際上,醫療費仍有一定降價空間,但不能只將目光投向醫院,還有賴于政府繼續加大投入。同時,醫保政策調整也需跟上醫改步伐。目前,試點醫院醫療服務項目價格上調后,患者通過醫保報銷的比例不變,診金等項目由醫保病人自掏腰包,看病費用難免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情況。“醫保報銷比例能否進一步提高?”這是病人和醫生都在追問的問題。

  醫改不能只祭出降價的法寶,而要觸及深層次問題。改變“以藥養醫”現狀,只靠取消藥品加價遠遠不夠。正如一位醫生所言,導致藥價虛高的因素有很多,醫院藥價加成15%只是流通鏈條上的一環,而從藥企出廠、批發、零售,藥價層層加碼,如果上述鏈條上沒有大的變革,只從銷售末端的醫院著力,“看病貴”的現狀很難有大的改觀,也只能空賺一聲“好”。

  財政補助應避一刀切明年醫院啟動分配制度改革

  另一方面,對已出現的醫院虧損問題,財政補助要避免“一刀切”,而應推出彈性政策。數據顯示,醫改造成的政策性虧損,因醫院的服務人群、業務類型不同而有差別。手術量大的婦幼保健院、受特別保護的中醫院政策性虧損小,而門診業務量較大的綜合醫院受沖擊最大。

  醫療服務虧損有兩成可獲財政補貼,其余由醫院自行“找補”,也有可商榷之處。記者了解到,財政補助是按照上一年度各醫院診療量進行測算的,而正常來說,醫院的醫療服務量是逐年增加的。醫改實施對病人產生的“吸聚”效應,使得各家醫院的診療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也造成財政補助金額滯后于醫院的政策性虧損數額。

  按照計劃,2015年,廣州將完成縣級公立醫院改革,2016年開始在市級醫院進行改革推廣。醫改既要讓百姓滿意,也要讓醫院生存發展,讓醫護人員有干勁,后者關鍵看第二階段怎么改。增城醫改辦表示,第二階段醫改最快在半年內實施。因觸及醫院人事分配制度、法人治理結構、績效考核等問題,第二階段改革的難度和爭議更大,能否體現尊重醫療行業規律,維護醫護人員利益,給醫院減負,是順利推進改革的關鍵。

  記者獲悉,增城三家試點醫院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已經完成定編,即將啟動競聘,明年1月1日將實施績效工資。醫改辦負責人承諾,屆時“醫務人員的待遇肯定不會降”。

  

 

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  編輯: 趙靜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相關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