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防范文化育出平安果
近日,椒江區下陳鎮下陳村村委會廣場,開來兩輛防范文化宣傳大篷車,椒江公安分局海門派出所“防范超市”熱鬧開門。家住明星村的孫中榮,試戴了大篷車上的賭博詐騙工具“透視眼鏡”,學起了防范知識。
近年來,海門派出所著力加強防范文化建設,利用固定陣地和流動陣地,通過通俗易學的方式,讓防范知識從警營走向千家萬戶。隨著海門派出所防范文化建設的推進,群眾學防范、懂防范、用防范的局面漸漸形成。
從“說”防范到“演”防范
在海門派出所,有一個布置特別的預防犯罪展示中心,這個中心的設置在全國公安派出所開了先河。
預防犯罪中心的特別,就在于它的情景防范文化。中心劃分不同區域,分別布置了飾品、服裝等各種道具,模擬電梯、商場、超市等場所,針對不同場所的財物安全,分別配備了安全警示系統。
“假如你開了一家商場,你該怎么防范金銀首飾被盜?”面對每位來參觀學習的群眾,海門派出所民警章林華會利用假定情景,輔以道具講述防范知識,受到群眾歡迎。
椒江公安分局政治處副主任王林生說,維持社會治安,光靠警察的力量是不夠的,最根本的就是提高群眾防范意識。為此,海門派出所在打造預防犯罪展示中心這個固定陣地基礎上,去年購置了一輛預防犯罪宣傳車,今年又投入50多萬元,添置、改裝了一輛防范展示車。
大篷車白天進工廠學校,晚上進社區村居,為工人、學生、居民宣講防范知識。大篷車不光展示“透視眼鏡”等賭博詐騙工具,還演示居民家中怎樣提高防盜窗安全性,以及火災逃生裝置等。
“大家去自動取款機取錢,從錢包拿卡出來時,怎樣保證賬號安全?”日前,椒江公安分局治安大隊技術中隊中隊長陳群偉,在大篷車上跟群眾展開互動。
“用大拇指蓋住卡號最后幾位,別人就看不到了,對吧?”陳群偉講完防范知識,還邀請住在大陳村的甘德飛,上臺示范怎樣在右手輸入密碼時,用左手遮住鍵盤。臺下群眾紛紛說:“這些辦法好用。”
從民警“演”到群眾“用”
海門派出所副所長兼衙門巷社區民警、全國愛民模范阮林根,有9個“百寶箱”。打開箱子,不光有包梁掛鎖、門塞報警器、陽臺電子狗等防范道具,還有小偷作案用具開鎖器、液壓鋼筋鉗等。
從當初的警民懇談做群眾“出氣筒”,到后來服務群眾成為社區百事通,再到普及防范知識,阮林根的警民懇談有個“三部曲”。
他說:“問題解決了,群眾滿意了,警民懇談沒問題可談了,自然就轉到防范知識宣傳。”
阮林根講防范,一開始也是光憑嘴巴說說,群眾不愛聽,更不愿學。后來,阮林根把繳獲的作案工具展示出來,教群眾怎么對付這些“武器”,還研究出了鎖類、陽臺防盜類、出行安全類、商場防盜類等各種防盜辦法。
在阮林根的帶動下,一大批民警走進群眾中間“演”防范,群眾也主動加入防范宣傳隊伍。臺州市立醫院離休護士呂鳳嶺,堅持做防范宣傳18年。每天早上,門診高峰期,她戴上紅袖章在大廳巡邏,亮開嗓門對排隊就診群眾說:“隊伍排排好,包口捏捏牢;自己不小心,莫怪騙子沒良心。”
有了呂鳳嶺的宣傳,市立醫院門診大廳偷竊案件逐年下降,現在發案率基本為零。在青年路,有一家“書生之家”文化用品超市,60歲的老板李海如安裝了多處報警系統,他說:“哪怕一只老鼠跑過去,警報都會響起來”。
3年前,李海如開辦這家超市,因防范不嚴,柜臺里的錢、電話卡成為小偷下手的對象。去年,阮林根主動來給李海如上防范課,還幫他安裝了電子狗,成功防住了小偷。
防范知識走進千家萬戶,海門派出所轄區治安持續穩定,群眾滿意度逐年提高。
(通訊員 褚樹俊)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