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網貸平臺陷兌付危機 無門檻無監管野蠻生長
近日,號稱“全國最專業高收益最安全網絡投資借款平臺”的天力貸,運行半年多后出現擠兌被迫停運,并被湖北當地警方以非法吸存立案。此外,銀實貸、川信貸和東方創投等出現了提現和還款問題。10月份以來,多家P2P公司面臨擠兌風險,投資者高收益化為泡影,投資者陷入本錢都難以追回的困境。
多家線上P2P公司現擠兌風險
無門檻、無監管野蠻生長,假標、假合同泛濫
記者調查發現,P2P在無門檻、無監管的現狀下野蠻生長,整個行業魚龍混雜,一些公司以超過30%、40%的高收益大肆圈錢,但錢到手后放貸根本無法實現如此超高收益,草臺班子很快導致擠兌甚至停業關門。同時,假標、假合同泛濫成為行業中公開的秘密,資金輕而易舉地被挪用。一些投資少且脆弱的平臺還常常遭遇黑客攻擊,平臺癱瘓屢次發生,投資者人心惶惶。
一旦出事之后,P2P公司往往以“拖”字解決,投資者進退維谷,因為大的投資者擔心拿不回錢大多放棄報警,小的投資者報警但金額太小無法立案,P2P的老板們則堂而皇之無需跑路,隨后只需像擠牙膏一樣維持少量兌付,便能游離于法律之外。
天力貸的投資者們正在以特有的方式維權,他們給當地領導寫信、接受媒體采訪以及與公司積極斡旋。“開始以為這個行業很好做,結果發現原來是個大坑!”網貸之家總經理朱明春如此感慨。
天力貸是湖北孝感一家P2P公司,運作僅半年多時間。9月的最后幾天,投資者突然發現無法提現,公司雖然不時公告進展情況,但投資者們陷入焦慮之中,已有投資者跑到公司追債,但公司人去樓空。
據網貸之家統計,截至9月28日,天力貸投資者人數涉及1176人,借款人數為22人,融資總額約2.87億元,其中未還本錢7532萬元。其他平臺的擠兌風險也已出現,最近銀實貸、川信貸、東方創投逐漸出現提現和還款問題,涉及資金均在一兩億之間。更多的平臺風險還在進一步暴露,據記者從網貸之家了解到,目前還有幾家初現擠兌風險,“有些或許還能度過危機,所以暫時不能透露名字,以使投資者挽回損失。”
三五個人就可開網絡貸款平臺
高息“吸金”拉大投資貸款利差
P2P最近風險頻現的背后,是行業亂象重重。“開設P2P公司成本低圈錢快,有的是為了圈錢自用,如一些本身要從小貸公司貸款的企業;也有純粹為了騙錢走人、拿錢去揮霍的;有賭一把為上市但最終倒下的,有高息搶客戶陷入流動性風險的……”深圳一家大型P2P公司人士稱,有專業風控團隊的P2P公司僅在二成上下,八成公司都是非專業人士主導,在這個行業里勇敢地左沖右突。
記者了解到,該行業以電商門檻進入,往往只需30萬左右的資金、三五個人就可開一個平臺,游離金融監管之外。但P2P實際上有類似銀行的功能,如通過網上廣泛吸納客戶資金,再將資金貸出去。P2P業務一般僅僅作為平臺中間商,只是在網上撮合資金方和借貸方交易,并不涉及具體的資金運用和管理,“但這些平臺幾乎都能自行調配運用資金,P2P實質跟民間集資有類似之處,僅僅是從線下走到了線上,渠道不同而已。”上述大型P2P公司人士如此解析這個行業。
在P2P行業,只要能夠繼續圈到足夠的錢,這個游戲就能繼續下去。于是,高息“吸金”成為行業惡性競爭的慣用伎倆。
據朱明春介紹,一些從業者最初以為很賺錢,“人員也招了,辦公室也租了,系統也做了,標也發出去了,沒人投怎么辦?只能把利息抬高!二分不行,三分,三分不行四分,四分終于有人投了,似乎業務有所改善了。但真正民間拆借利息沒有那么高,所以老板拿自己的錢去墊息,開始以為墊付第一個月,第二個月利息就會降下來,但第三、第四個月利息老降不下來,因為一降就沒人投了,所以平臺接著高息硬撐,最終撐不下去只有趴下……”
朱明春表示,按照現在的行情,只有給投資者的收益率在18%以下的平臺才能盈利,收益率高于24%的平臺基本處于虧損狀態。
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網貸之家數據統計到的87家平臺中,純收益率低于18%的平臺僅有17家,只占不到20%。純收益率高于24%的平臺有40家,高于50%的平臺有4家,有不少平臺長期出現投資者收益率和貸款利率倒掛的現象。
P2P已變異成線上找錢線下尋小貸
“影子行業”今年規模將超1800億元
頗為諷刺的是P2P已演化成線上吸納資金、線下尋找小貸項目的半傳統模式。“一些大的平臺很多都把大量吸量資金轉到我們小貸公司去放貸,除了企業和個人的短期拆借,其他哪個行業能容下這么高的利息?”上述小貸公司老板透露,目前線上撮合的交易大多壞賬更高,所以小貸公司成為P2P的親密伙伴。
然而,小貸業務本身就是高風險行業,上述小貸公司老板透露,今年出現錢荒的6月,小貸公司出現了大面積的逾期貸款。在廣州從事電子生意的黃利(化名)表示,今年生意一直不好做,毛利率只有幾個點,還不夠人工租金開支,所以無法支撐民間借貸的高額利息。今年我國GDP降速之后,很多中小企業處于困難期,無論是小貸公司,還是其鏈條上的P2P公司,其風險從宏觀來看也相應增大。金海貸董事長張博宇此前專做小貸業務,他認為,未來將會有60%—70%的平臺會倒閉。一家P2P公司除了能夠通過網上融資,貸款客戶相對安全的選擇尤為重要。“我們都是跟貸,特別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他們放一個億,我們放1000萬;時間點上,銀行貸一年兩年,我們到期都要在銀行之前。”金海貸總經理周曉新談及控制貸款風險說,他曾是農行某分行的副行長。對于公司流動性風控,周曉新采取的方法是計提5%的資本作為風險備用金,而銀行的規定為1%。可見其是按P2P貸款收益高風險高的邏輯,來相應增加備用金。
事實上,P2P公司實質已成為一種金融行業,雖然規模相對整體金融業來說較小,銀監會等監管機構也還未將其納入監管范圍。但作為迅速成長起來的影子行業,其業務規模今年有望超過1800億元,增幅同比預計超過600%。“現在幾乎每天都有一家新平臺上線,上個月至少新增60家平臺。我10月8日就接到5個新平臺上線的電話。”朱明春說。此外,P2P的強大對手銀行也殺了進來,近日招商銀行通過公司的小企業融資平臺,實現了類P2P融資1.29億元,P2P未來的廝殺將會更加慘烈。綜合華夏時報、中證報
什么是P2P?
P2P是“peer-to-peer”的縮寫,peer在英語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義。“P2P”可以理解為“伙伴對伙伴”的意思,或稱為對等聯網。2006年引入中國。“P2P”服務平臺,即將一端有房產作抵押擔保短期需要資金周轉經營的高端借款人,與另一端——有閑置資金、但限于國內投資渠道少而難以找到合適投資模式的高收入人群,“P2P”服務平臺將這兩部分人群的需求對接起來,解決雙方各自的需求,實現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綜合
投資者要注意啥?
對于P2P的投資者,如何盡可能規避風險呢?朱明春建議投資者,一定要作資金的配比,把絕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到成交量較大、品牌較好、相對穩健安全、收益相對較低的平臺,而最多將二成投入到高收益平臺,“很多人把資金都投高息的去了,這樣是去賭,因為高收益一定伴隨著高風險!”其次,盡量投自己了解的本地平臺。“未來這種風險會越來越高,投資者會越來越理性。明年會是風險暴露的高峰期,因為新開的速度很快,關門的速度也會加快!”朱明春預計。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