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正文
團結一致抗臺 眾志成城救險
2013年10月12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5日上午7點45分,從大鹿島開往陸上的最后一班高速客輪“蘇泊爾3號”駛離大鹿島碼頭。至此,大鹿島上的2520名游客均趕在臺風“菲特”來臨前安全撤離。為確保每一名在島游客都能安全、及時、有序撤離,4日下午開始景區就投入了5艘高速客輪。

  我市將海島旅游、農家樂、高速疏導、船上人員上岸等作為首批撤離重點。全市所有景點關停,5640名游客人全部撤離。考慮到正值國慶長假,公安、交警、交通、旅游密切配合,重點安排了返程高峰期的防臺交通疏導管制。

  “阿婆,你安心住在我家,有什么需要就跟我娘說。”黃巖富山鄉李家山村黨員李百榮安慰著剛轉移到他家的柯荷妹老人。在轉移過程中,92歲的柯荷妹不肯離開自己家,胡金清、李德興等5名黨員你一言我一語,終于說動了老人同意轉移。五個人花了近一個小時,把老人背下山,安全轉移到安置點。

  溫嶺大溪一位78歲的老奶奶因突發膽結石疼痛急需就醫而求助,溫嶺預備役營6名官兵利用救援車和沖鋒舟,涉水進入受災民房。連長康傳華將生病老人背在身上,從二樓迅速轉移到沖鋒舟上,并安排車輛將病人直接送往臺州醫院就醫。

  “什么都沒帶,吃的喝的睡的東西這里都有。”來自安徽的建筑工人小王,被轉移到溫嶺城南鎮的臨時安置點后,終于安下心來。在各安置點,被轉移群眾的基本生活需要均得到保障。

  根據預案和實際情況,全市各地緊急轉移群眾近23萬人,5850艘漁船全部回港或在安全水域避風。得益于各地準備充分,動員及時,轉移到位,在強臺風“菲特”肆虐期間,全市沒有發生一起因臺風導致的死亡或失蹤事件。

  啟示四:立足于“實”,不斷完善機制,健全基層防汛體系,夯實水利防洪工程,強化信息科技支撐

  100毫米、200毫米、300毫米……

  “菲特”步步逼近,全省各地普降暴雨、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部分地區在臺風過后發生了嚴重內澇,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和省內其他地方一樣,我市各地也暴雨傾盆。但令人欣喜的是,作為主城區的椒江經受住了考驗,基本沒有發生內澇現象,黃巖、路橋、溫嶺城區等地出現的小范圍積水,也在降雨停止后較快消退。

  “這主要得益于各地加大了防洪能力建設。”市防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僅椒江區近年來就先后投資3.5億元,建設長達51.88公里的標準堤塘,其中城區段達到100年一遇的標準。為緩解高潮位帶來的排水困難,又先后投資近1000萬元建設4座排水泵站。

  溫嶺曾經是內澇“重災區”,2010年的“7·26”水患讓市民心有余悸。此后溫嶺加大了排澇管網建設力度,采用雨污分流方式,改造、增設城區雨水管網,并對老城區太平南路、北山路、縣前路、虎山路等多條容易受淹的道路進行改造。在沉降區布置的大功率排水泵站,每臺泵的排水量達3500立方米每小時。

  為應對強降雨帶來的瞬間洪澇災害,各地也做了充足準備。6日上午,玉環大麥嶼大順路與興港路交叉路口發生海水倒灌,當地邊防派出所官兵與村民提前用沙袋累出了100多米的攔水壩,擋住了海水倒灌。

  這些天,我市的水文遙測系統、防汛動態監視系統和防汛信息系統,24小時對轄區水情、雨情進行自動測報,為準確、及時地進行防汛防洪信息采集、預報調度決策和指揮,提供了科學依據。

  這些及時有效運轉的防范體系,得益于我市創新建立的三項防臺機制:按照《臺州市防臺防汛工作機制》,進行會商、部署、通知、啟動響應、成員集中防指進行指揮,各項防臺風工作職責更加嚴密清晰,措施更加有力;按照《臺州市防汛防臺社會公眾預警》,設置不同階段的預警短信內容,做到防臺信息和指令傳達公開、及時、高效,應急響應更加自覺;按照《臺州市防汛防臺公共規則》,我市適時停止大型集會和大型活動,所有在建圍墾工程和其他涉水、涉海工程一律停工,公安部門警力上街維護秩序,教育部門通知禁止學生提前返校和社會實踐,廣大群眾做到自防自救,保持良好的公共秩序。

  通過“百鄉千村和汛”提高基層防臺組織能力,通過防汛組織指揮系統加強對汛情監測預警,通過靈江流域洪水管理系統為科學調度提供依據,通過防汛責任人數據庫加強對責任人的管理,通過巡查定位系統監控水庫山塘巡查員履職情況,接入公安天網工程、電信全球眼、海洋部門的漁船定位系統……這些高科技信息化手段,都為我市防臺科學指揮提供了有力支撐。

  啟示五:立足于“穩”,及時做好災后救助工作,在最短時間內恢復生產生活正常秩序

  臺風一過,7日下午,吳蔚榮、張兵等市領導作出部署,要求各級各部門發揚連續作戰精神,堅守崗位,嚴密監測,靠前指揮,防止后續強降雨和次生災害的發生。

  10日晚上,全省抗洪救災會議后,我市又立即召開了市防指領導小組會議,再次部署落實災后防次生災害和生產自救工作。

  面對臺風離境后留下的創傷,連日來,我市各地各部門不等不靠,積極行動,努力將各類損失降到最低。

  被臺風擾亂的生活秩序,迅速恢復正常。受臺風影響,椒江區電網出現20多處故障,區供電公司立即組織37支搶修隊伍連續出擊,冒著狂風暴雨奮戰在各搶修現場,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了供電。

  7日上午,黃巖S325延伸線富山鞍山村位置發生山體塌方,近千方泥土沿山體傾瀉,擠占整個路面,公路頓時封堵,甚至一些老樹都被連根拔起。黃巖公路部門接報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調派人員趕赴現場搶修,半小時后道路恢復暢通。

  農林牧漁業是這次臺風的“重災區”。在田間地頭、養殖場上,隨處可見指導災后自救的農技人員。

  面對臺風帶來的損失,大家選擇了積極面對。站在一片受淹的西藍花地前,路橋區蓬街鎮種植大戶梁小美說:“等水位下降后,就抓緊清理,抓緊補種,季節還是合適的,損失還是可以彌補的。”

  中國人保財險椒江支公司組織理賠員,在三天內查勘測量受災水稻田1500畝,為下一步理賠做好數據統計和信息收集工作。今年,椒江區各級政府為農戶全額繳納了4萬多畝水稻田的保費。三甲街道利益村村民王群選感激地說:“這真是一筆‘救命錢’。”

  基層黨員干部紛紛行動起來,幫助被積水圍困的群眾解決暫時的難題:溫嶺大溪鎮下村村因積水,500多人被困,村支書邱智林組織十余名村干部,劃著皮艇給被困村民送去方便面和礦泉水;臨海大田橋村低洼處水深四五米,大部分樓房被水沒過大半層,村干部章可順劃著自制的泡沫船,一家一家地把食品送給被困的孤寡老人和孩子。

  臺風過境后,各地繼續保持高度警惕,密切監測,做好各類次生災害的防范工作,防止災情進一步擴大。同時及時組織水利水毀工程的修復,對在這次臺風中出險的山塘水庫等地段,做好除險加固工作,恢復防洪排澇標準。

  為讓老百姓在災后能喝到干凈的水,這幾天,全市衛生防疫人員紛紛開展災后防病、消毒工作,重點對農戶飲用水進行了嚴格消毒,嚴防傳染病發生。

 

  

來源: 臺州日報  作者: 楊輝 鐘榮華 陳 巍 葉晨陽  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相關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